浪淘沙
【诗句】 雪意满霜天。 清冷谁怜。 点灯时节思绵绵。 半晌和衣妆未卸,枕损钗钿。 欹侧不成眠。 风透窗边。 轻魂飘泊梦难圆。 挨得五更寒漏尽,似岁如年。 【译文】 霜雪覆盖了天空,清冷无人怜惜。 每到点亮灯火的时刻,思绪便连绵不断。 半醒时躺在床上,妆容还未卸去,枕头已经磨损了首饰。 歪斜着身子难以入睡,寒风吹透窗户旁。 轻轻的灵魂飘荡漂泊,梦境难圆。 等到五更时分寒漏声尽,如同一年一样漫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咏叹红梅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1句: - 译文: 在冬季,我经过智月禅院,看到红梅盛开。 - 注释: 戊寅年十二月二日,即冬日,智月禅院中梅花开放。 - 赏析: 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时间(戊寅十二月),地点(智月禅院)以及事件(红梅开放)。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全诗的背景和主题。 第2句: - 译文: 呼唤渡船靠近衡门,漫步在南村。 -
浪淘沙其三 甲辰寒夜遇同馆周文夏侍御于虎丘步月 松影绕回塘,小阁焚香。可中亭外月如霜。剑气浑疑冲静夜,一片寒光。 落叶打虚廊,僧梦方长。排空叫雁也成行。容我五湖随范蠡,烟雨鸣榔。 注释 - 松影绕回塘,小阁焚香: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月光下松树的影子在池塘边回荡,一个小阁楼里点着香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 可中亭外月如霜:形容月光洒在可中亭外,如同银白的霜花
浪淘沙 其二 上巳 送暖晓来风,春信微通。 满城芳草暮愁中。 寒食才过宫柳暗,烟树朦胧。 杜曲踏芳丛,有个人同。 盘龙绣领御沟东。 日落河桥归路晚,嘶断花骢。 注释: - 送暖晓来风,春信微通:早晨的风送来了温暖,春天的消息开始传播。 - 满城芳草暮愁中:整个城市弥漫着芬芳的草地,让人感到黄昏带来的忧愁。 - 寒食才过宫柳暗,烟树朦胧:寒食节刚刚过去,宫里的柳树已经变得暗淡
注释:深院中,花被锁在葳蕤的枝叶下。六幅帘子垂下,金炉中的兽烟微热了。今晚新下的霜使鸳瓦沉重,我须要添衣。心事总是凄迷,恨缕愁丝缠绕着。兰灯摇曳,风使花灯一花低垂。除了梅花、月亮,还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心情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小令,写一位独处的闺中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上片写闺中女子独处幽居,寂寞无伴;下片写她在孤寂中怀念亲人,思绪万千。全词情真意挚,委婉动人
《浪淘沙·江行放歌》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解读: 1. "唱彻大江东。"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宽阔的大江之上,纵情歌唱的情景。"唱彻"意味着歌声持续不断,"大江东"则可能是指长江或其东流之水。 2. "醉倒髯翁。" "髯翁"指的是胡须很长的老者,这里可能指酒后的豪放不羁。这句可能是在形容诗人醉酒之后,与友人畅饮,豪饮至酣的状态。 3. "星光黯淡月微蒙。"
【注释】 翠叶:指芍药的叶子。花好春迟:指花开得迟,但更显得鲜艳娇艳。拗枝亲供小红瓷:意思是用红瓷瓶将芍药花插供在枝头,以供观赏。 履迹:踏着的足迹。移:移动,转移。没有人知:没有一个人知道。晓窗妆罢坐茶时:早晨梳妆完毕,坐在喝茶的时候。并玉题诗:把玉佩挂在胸前,写诗。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回忆当年在京时种下芍药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上片写自己种花、赏花、题诗的情事
译文: 我泪滴在红笺上,酒后醒来增添愁绪。花朵凋谢的季节又到眼前。总是感到孤单无助,忧愁萦绕在眉尖。梦中来到琴旁,梦也让人感到可怜。雨丝烟雾笼罩疏帘,话语里透露着深深思念。 注释: 1. 浪淘沙: 这是一个词牌名,常用于宋词中表达一种轻柔、悠扬的情感。在这里,它被用作诗的标题。 2. 清泪滴红笺: 这是一句描述情感深沉的句子。泪水滴落在红色的信纸上,颜色鲜艳而悲伤。 3. 酒醒还添:
【注】《浪淘沙》是一首词牌名,这里作者自度曲,属小令。全词共五十四字,分三片,每片五句四仄韵。 浪淘沙·小立对瑶窗 浪淘沙·懒剔银缸 浪淘沙·忽弃旧时裳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主人公在清晨的曙光中,对着瑶窗小立的情景。“小立”二字,写出了人物的动作,也写出了她此刻的心情。面对晨曦,看着朝霞,她心中自然充满了期待。“懒剔银缸”,则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她不愿去剔那盏明晃晃的银灯
【注释】 1、许州题壁:在许州(今河南许昌)的墙壁上题写诗词。 2、漏迢迢:指深夜,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答地滴落的声音很大。迢迢:形容声音大而远。 3、逆旅灯桃:客舍里用来照明的油灯和桃花。逆旅:旅店,客店。 4、揉损腰胶憔悴鬓:指因思乡而愁苦得腰酸背痛,头发稀疏,容颜憔悴。 5、角枕梦无聊:指梦中也感到空虚无依,没有着落。角枕:用羊角制成的枕头。 6、文采飘遥:指文人才气飘逸超然。文采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