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渡近衡门,信步南村。
薄绵今日觉微温。
梅染胭脂先破腊。
伴佛黄昏。
冷淡许谁论,菜甲篁孙。
逢僧闲话半无根。
斜日一帘当户卷,曝取朝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咏叹红梅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1句:
- 译文: 在冬季,我经过智月禅院,看到红梅盛开。
- 注释: 戊寅年十二月二日,即冬日,智月禅院中梅花开放。
- 赏析: 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时间(戊寅十二月),地点(智月禅院)以及事件(红梅开放)。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全诗的背景和主题。
第2句:
- 译文: 呼唤渡船靠近衡门,漫步在南村。
- 注释: 衡门,古代指简陋的门户,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村落名称或是诗人所住的村落。
- 赏析: 这一联描述了诗人行走的场景,通过“呼唤渡船”和“漫步”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第3句:
- 译文: 薄薄的棉被今天感觉有点暖和。
- 注释: 薄绵,形容被子轻薄柔软。
- 赏析: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冬天虽然寒冷,但有了红梅的出现,似乎带来了一丝暖意。
第4句:
- 译文: 梅树染上了胭脂色的花朵,打破了腊月的严寒。
- 注释: 胭脂色,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梅花与冬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美丽。
第5句:
- 译文: 伴着黄昏时分的佛光,我独自散步。
- 注释: 黄昏时分的佛光,这里的佛光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僧人或佛像散发的光线。
- 赏析: 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行走,这样的场景增添了一份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第6句:
- 译文: 冷淡的心情,谁会与我论说?菜甲、篁孙,这两个词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植物的名称,或者是与诗歌相关的其他元素。
- 注释: 菜甲,可能是某种蔬菜的名字。篁孙,可能是竹子的一种品种或者是与竹子相关的词汇。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交流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第7句:
- 译文: 遇见和尚闲谈时,话题大多没有根据。
- 注释: 和尚,这里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僧侣。闲谈,这里指非正式的对话。无根,意为没有依据或不可靠。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寺庙中的日常生活画面,通过对话的内容和方式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8句:
- 译文: 斜阳透过帘子照在窗户上,把朝霞晒干了。
- 注释: 斜阳,指斜射的阳光。当户卷,这里的当户卷可能是一种窗饰或者遮阳设施。朝暾,朝霞的意思。
- 赏析: 此句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