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曲水泛舟时的心情和所见的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 节物自催迫,意闲欢有馀。 驾言二三子,往寻隐者居。 城隅有乔木,人言于公闾。 当时乞身归,买田将结庐。 注释: - 节物自催迫:指季节的变化和节日的到来,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 - 意闲欢有馀:心情悠闲,快乐有余。 - 驾言二三子:驾车带着几位朋友。 - 往寻隐者居:去寻找隐士的住所。
送乡僧世鹏游嵩少 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 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 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 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 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 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 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注释:吾蜀之士崇尚豪迈之气,凭借气势相互竞争
这首诗是苏轼在和韩君表读渊明馈曾存之酒的次韵之作,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译文:初时弹冠(官服)为米,挂冠(辞去官职)不待丰收。 2. 注释:"弹冠" 指官员们脱下帽子准备离开时,将帽子放在桌上,用双手拍打以去除灰尘的行为;"米" 指的是生计或生活所需。 3.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暗示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逃避。 4. 译文:人言学陶生
【诗句释义】 1. 吴山翠如蓝:吴地的山色翠绿如同蓝色。 2. 越水碧如铜:越地的水色碧绿如同铜色。 3. 山川吐奇秀:山川中涌现出奇特秀美的景色。 4. 儒释俱争锋:儒家和佛教都在争夺优势。 5. 接迹有禅老,提纲古宗风:与禅宗大师相交往,并继承了古代的禅宗风气。 6. 其馀将诗律,岛可不足攻:其余的诗歌形式,这里认为不足攻击。 7. 我久客尘土,虽穷诗未工:我长期居住在尘世之中
送八弟赴官汝南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 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 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 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 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 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 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注释】: 1. 男子:这里指诗人的侄子,即将去汝南做官的人。 2.
【注释】 ①汝阴:县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 ②先师诏后人:先师,指孔子。诏,告诫、嘱咐。 ③学优仕有馀:学问优长的人做官后会有更多的作为。 ④治身犹农功:治理身体就像种庄稼一样重要。 ⑤公子生华屋:指富贵人家的子弟生于豪华之家。 ⑥翛然山泽癯(qū):形容清贫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⑦胸中一丘壑(hè):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世界。 ⑧结发谈诗书:年轻时便喜欢谈论《诗经》《尚书》等经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解析: 1. 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贤的尊敬和怀念,他们早早地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和德行。 2. 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 - 这是对历史上某些人物的评论,表示这些人在年轻时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或品德,而晚年的人则显得有些过时或不如意。 3.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 - 这两句强调了才华与名声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语言奔放豪迈,意境开阔,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这首诗是李白游历泰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登山的过程和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的好奇。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登峻极顶:登上泰山的最高峰。 言登嵩高峰,结束两芒屩:说着要上嵩山的最高峰,把两双麻鞋穿在脚下。 摄衣上天梯,股栗战荦确:穿上衣服,踏上云梯
【译文】 叔父的生日,百川奔赴东海。如走万国朝。 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 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 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 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 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 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注释】 百川赴东海: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流向大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这是两首七言绝句,每句都含有关键字,如“异时”、“珠履三千客”、“安用家万石”、“百年过隙尔”、“吾驾当早回”等,都是理解诗句的关键词。 【答案】 译文: 我将来一定贵为公子,会有三千名门弟子追随左右。 人生只要有一餐饱食,何必拥有万石之宅! 人到八十岁不过一刹那,一天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谋事,就到了晚上。 我的车应该赶快回去,否则就会像覆车而失足一样。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