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初为米,挂冠不待稔。
人言学陶生,此举安能尽。
陶生物表人,世网那得窘。
邈如孤凤凰,翱翔天际岭。
聊应寓诗酒,不在朱弦韵。
曾韩轻轩冕,雅意妙无畛。
远寻柴桑游,时遣醉帽陨。
陟世憎傥来,归耕犹有准。
糟床得佳友,曲糵粗可信。
摄衣请从之,嗟我独后警。
这首诗是苏轼在和韩君表读渊明馈曾存之酒的次韵之作,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译文:初时弹冠(官服)为米,挂冠(辞去官职)不待丰收。
注释:”弹冠” 指官员们脱下帽子准备离开时,将帽子放在桌上,用双手拍打以去除灰尘的行为;”米” 指的是生计或生活所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暗示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逃避。
译文:人言学陶生,此举安能尽。
注释:”陶生” 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认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虽然清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译文:陶生物表人,世网那得窘。
注释:”物表人” 是指陶渊明的人品高洁、不为外物所动;”世网” 指的是世俗的束缚。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陶渊明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所面对的社会压力。
译文:邈如孤凤凰,翱翔天际岭。
注释:”邈如” 形容遥远的样子;”孤凤” 是指一只独自飞翔的凤凰;”天际岭” 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陶渊明如同孤独的凤凰,自由自在地在天际飞翔,不受世俗的羁绊。
译文:聊应寓诗酒,不在朱弦韵。
注释:”朱弦” 指的是古琴上的红色丝弦;”韵” 指的是音乐的旋律。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寄情于诗歌和美酒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译文:曾韩轻轩冕,雅意妙无畛。
注释:”轩冕” 是指官服;”雅意” 指的是高雅的志向;”无畛” 表示没有界限,即超越世俗。
赏析:这里赞美的是曾巩和韩琦两位文人的高洁志趣,他们不追求世俗的权力和地位。
译文:远寻柴桑游,时遣醉帽陨。
注释:”柴桑” 是指陶渊明曾经隐居的地方;”醉帽陨” 是指喝醉后帽子掉落的情景。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回忆起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陟世憎傥来,归耕犹有准。
注释:”陟世” 是指升官;”倘来” 指的是突如其来的机会;”归耕” 是指放弃仕途,回归农田。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简朴生活方式的追求。
译文:糟床得佳友,曲糵粗可信。
注释:”糟床” 是指酿酒的器具;”曲糵” 是指酿酒用的发酵剂;”粗可信” 表示这些工具和材料足够可靠,能够酿造出好酒。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陶渊明的简朴生活和他酿造美酒的技艺。
译文:摄衣请从之,嗟我独后警。
注释:”摄衣” 是指整理衣物准备出发;”请从之” 是指邀请对方一同前往;”嗟我独后警” 表示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落后了一步,感到遗憾。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跟随他人行动的遗憾和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