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
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
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
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
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
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
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送八弟赴官汝南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
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
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
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
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
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
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注释】:
- 男子:这里指诗人的侄子,即将去汝南做官的人。
- 四方:指全国各地。
-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表示急切之意。
- 终童:即终军,汉代人,少年得志,有“少年行”之才。
- 贾谊三表:贾谊《治安策》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可为大数者五”,二是“治乱之变”,三是“安危之机”。
- 二子:指诗人的两个儿子。
- 弱冠:古代成人礼,二十岁戴冠,故称弱冠。
- 功名:功业和名望。
- 要非:不是,意指不是那种只顾个人安逸、不愿为国效力的人。
- 元龙:东汉末年人陈登,字元龙,曾对刘备说:“大丈夫生居乱世,当如是矣!”
11.** 白发**:这里指诗人的侄子,因为他年轻而头发已经变白(通常指五十岁),所以自称白发郎。
- 效官:担任官职。
- 曲糵:酿酒时发酵剂,比喻官场。
- 冯唐:西汉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
- 淮南和蔡州:都是古代地名,这里是借用这两个地名来说明作者所在地与被送走的侄子所在地的相似性。
- 作诗:即写诗,这里指侄子将去汝南之前写的一首诗,作为对他的鼓励或寄托思念之情。
译文:
丈夫志在四方,但总想早日升官;最终童来请求出仕,贾谊曾提出三次上奏的建议。两个儿子都已长大,他们怀有满腹的功名;如果不是像江湖那样隐逸的人,就难以理解我这样的枯槁之人。兄长年龄已过三十岁,闭门在家研究学问;父亲兄弟都逼迫我去做官,我只得勉勉强强地接受。安定的生活让人满足,哪里会愿意像东方朔那样被元帝嘲笑?等到头发变白才成为官员,就像当年的冯唐。在官场中努力工作,只是为了谋得一餐温饱之食罢了。虽然知道这些赏赐微薄,但还是希望别人能够保全自己。淮水、蔡水的山水风貌类似,那里的百姓淳朴,足以支撑起鱼和稻的生长。写下这首诗来安慰他的思绪,仿佛看到池塘边的草木在梦中萦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封家书。诗人通过描写侄子的外貌、生活和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表达出对侄子的关切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