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
点绛唇 · 病中偶成酒病诗愁,好春三月常孤负。开门春暮。新绿迷云树。 一片飞花,绾住游丝舞。东风妒。等闲吹去。散乱随红雨。 注释:由于饮酒和忧愁导致身体生病,所以春天的好时光常常错过。当我打开门时,发现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一片飞舞的花瓣,像丝线一样在风中飘舞。春风很嫉妒,轻易地吹走了这朵花。随着一阵红雨,那片飘落的花瓣也散乱地随风飘散了。赏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大参祝一斋的寿词。诗的开头,以“春从天上来”来比喻祝一斋的大寿,寓意着祝一斋如同春天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祝一斋的性格特点,他如同古代的英雄,有着卓越的才智和能力,能够在国家大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诗人赞美了祝一斋在大任中的风采。他如风虎云龙一般,既有威势又有力量,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祝一斋才华的欣赏。他不仅在诗词歌赋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次吕叔泰韵:即依韵填词,与吕叔泰同调。 何人寻得:谁能找到? 春归处:春天到来的地方。 年年迟暮:每年都在衰老。 真归:真实地归来。 历历江湖路:清清楚楚的江湖道路。 舟横渡:船横过江。 青山无数:山峦连绵不断。 荷心露:荷花的心上的露珠。 【赏析】 《点绛唇·次吕叔泰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上阕写诗人对春归何处的迷茫。下阕写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索,以“青山”作结
诗句原文: 波漾石粼粼。浮磬依稀类泗滨。回首林虑千万丈,嶙峋。不效修蛾一点颦。 译文: 水波荡漾,石头光滑如镜,仿佛可以听到古代的磬声从泗水畔传来。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他回首望去,林州的山峰高耸入云,山势险峻,让人不禁想起古代英雄人物的风采。然而,他却无法效仿那些英雄人物的风采,只能默默地忍受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许有壬的作品
南乡子·和明初鹤饥韵四首(选一) 淅米剑头炊。枵腹雷鸣出险诗(淅米:把米淘洗干净;剑头:指磨刀的石臼;枵腹:空着肚子;雷鸣:形容雷声巨大;出险诗:出自《易经》中的“履霜坚冰至”,比喻危险即将到来;)诗客:诗人,作者自称;眼高:眼光很高;轻视:看轻;如鸡:比鸡还小,这里暗喻自己与诗人相比,地位低下;终是:最后是;鸡群:鸡群中,比喻有威信的人;等威:有一定威严;供饲不如期:指供应食物不如预期
南乡子 山水绿相纡。好个依山傍水居。不是隆中高卧处,茅庐,直挽岷峨入壮图。 匡世策全疏。只合归来坐守株。乡里小儿从笑我,非夫,却胜携人共泛湖。 注释译文: 南乡子·和丁幼安登眉州城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通过和丁幼安的诗歌表达对朋友的赞赏之情。 山水绿相纡:形容山水之美,如同绿色的丝带一样曲折绵延。 好个依山傍水居:形容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 不是隆中高卧处:不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南阳
《南乡子·咏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咏史词。上片写自己对国事忧心如焚,却无能为力的感慨;下片则通过饮酒赋诗来抒发内心的郁闷。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注释: - 健笔挽银河:指用有力的文笔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 - 公直銮坡我谏坡:指历史上那些正直的官员们(如诸葛亮、王安石)也曾为国事而奔走呼号过。 - 只好老来供一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南鸿过尽,正龙沙岁晚,严凝时节”这一句是说大雁飞过南方,到了冬天,正是龙沙(今内蒙古自治区)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季节,点明冬日景象。 “朔吹翻空沙石走,一夜坤维冻裂”这一句是说北方的朔风吹来,把大地上的沙石吹得乱跑,一夜之间使大地冻裂了,描绘出了一幅荒凉的边塞图景。
南乡子 尘土中的梦想如新煮好的黍米,白鹤在空中漫不经心地诵读诗篇。鸟儿的啄食和饮水都十分得当,山鸡敢于模仿狐狸假借威严。 曾经与老仙人相约,卫国遭遇灾难时他已不在人世。历经千年才停止饥饿,我本想推求贫穷的根源到底向谁索要。 注:南乡子:词牌名。 尘梦黍方炊:梦中回到了过去。尘梦,比喻虚幻之梦。黍,指黍米。古以黍米为饭,故称食黍为“尘梦”。 白鹤空中漫诵诗:白鹤在空中悠然自得地诵读诗章。
沙砾不堪炊,华表高歌乞食诗。 不为啄腥甘趁逐,群鸡。为伴书痴老窦威。 万里在襟期,会见青云奋迅时。 吐故纳新元有术,偏饥。奉瘗佳铭却付谁。 注释:沙砾不堪炊,华表(古时候宫门两旁立的柱子)高歌乞食诗。不(非)是为了啄(吃)腥而甘愿追随那些追逐食物的禽鸟。群鸡。为了陪伴书痴老姥而威风凛凛。万里在襟期,万里之外胸怀壮志。会见青云奋迅时,在奋发有为的时期遇到良机。吐故纳新元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