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我佩
【注释】 扫采湘:指在湘江畔为屈原扫墓。 东风急:春风猛烈,天气寒冷。 白杨枝上啼鹃泣:杜鹃鸟哀鸣。 啼鹃泣:杜鹃鸟的悲鸣声。 淡淡烟雨里:淡淡的烟雾和细雨之中。 梨花寒食:梨花开放,是清明节的时候,寒食即禁火。 墓门春草年年碧:墓地的门边,春天的草年年都是绿色。 斜阳惯作伤心色:夕阳总是使人感到悲伤。 盈盈倩女:美丽的女子。 离魂难觅:离别的人魂不守舍,很难找到。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作答。解答此类问题,一般要遵循“诗眼——手法——情感”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如本题中“飞絮”的“飞”字,点出了柳絮飘飞的特点;第二句中的“可是东风薄幸”的“薄”字,写出了春风无情;第三句中的“游丝无力绾应难,任它飞去,拼作天涯影”,写出了诗人面对落花飘零无可奈何的情态;最后两句“谢娘何事诗怀冷
踏莎行 春草 径绕苔花,庭飞柳絮。 池塘寂寞清明雨。 西园蝴蝶故依依,东风吹梦来何处。 别浦魂销,画楼人伫。 离愁三月长亭路。 经年绿遍旧城根,萋萋又送王孙去。 译文: 小径旁的草地上长满了苔藓,院子里飘着柳絮。池塘里一片寂静,清明时节的细雨绵绵落下。西园里飞舞的蝴蝶似乎在依恋着我,而东风却吹散了梦中的我。别后的小路上,我的魂魄消逝,画楼上的人儿久久伫立。离别的忧愁伴随着三月的长长亭路
``` 忆江南 其八 寄外 人去也,人去几时归。 容易风霜吹木叶,只愁清瘦减腰围。 谁与授寒衣。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离开后,对何时能再相见的深切忧虑。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季节变迁,而自己却无法返回,只能通过风霜吹落的树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时,诗人也在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寒冷和消瘦而担心失去健康的身体。最后,诗人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给予自己一件御寒的衣服,以抵御这无尽的寒冷和孤独。
【解析】 此诗写女子对远行的丈夫深怀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浅显,明白晓畅,感情真挚感人。“人去也”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离别时的心情;“掩重门”两句描写了妻子送别的情景;“红蜡泪乾因惜别”,写妻子在送别之际的悲苦心情;“玉台尘暗最销魂”,写妻子因久盼不归而心烦意乱,情思难平。最后一句“新月又黄昏”,是说妻子夜不成寐,望月怀人,直至天将破晓。全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幽婉动人。 【答案】
【注释】 寄外:即《寄远》诗。 人去也:指亲人或友人离去。 忒:太、十分。 夜月怕窥罗幌冷:夜里,看到窗外月光映在罗幌上,感到寒冷。 晓妆愁煞远山遥:早晨的妆容,使得远山显得更遥远,令人忧愁。 心事两眉梢:心事像眉毛一样紧锁在心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闺情的小令。开头两句,点出“忆”字,表明这是作者的忆念之情。接着用“人去也,人去忒无聊。”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二句中,“人去”二字是全篇的主旨
诗句释义: 1. 人去也,人去怯凭栏。 注释:人们离去了,我也害怕独自面对栏杆。 2. 淡墨名题期蕊榜,软红尘涴卸雕鞍。 注释:用淡墨水书写名字,期待在花名册上出现;被软香尘污染了的马鞍,卸下了装饰华丽的鞍具。 3. 梦直到长安。 注释:我梦见自己一直抵达到长安。 译文: 当人们离开后,我就不敢独自面对栏杆,因为心中有所恐惧。我用淡墨水书写名字,期待在花名册上出现
注释: 忆江南 其四 寄外 人去也,人去梦难成。 绣被春寒常倚枕,画屏香冷懒调笙。 镇日数行程。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怀人的诗。上片写女子独处时思念远方的情人。下片写女子独居时的孤寂。全诗语言平易而情意深婉,是唐五代时期词中脍炙人口的作品
【解析】 本词写秋夜闻蛩,借秋声抒写羁旅乡愁。全词上片写秋声之来处,下片写秋声之感受,结构紧凑。“萧萧飒飒,惨惨凄凄”两句写秋声之来处,由“声”字入手。秋风萧萧,飒飒作响,这风声是来自哪里呢?“飞来何处秋声。”这是对前两句的追问,也是诗人的疑惑,表现了诗人对这秋声的好奇。“似雨还风”,点明风声与雨声相似,而又有不同,写出了秋声的复杂性。“梧桐叶底寻声。”这一句承上启下。梧桐树的落叶发出飒飒的响声
【诗句解释】 1. 减兰题《梦云楼词》:题目中“减兰”是一种曲牌名,是词的一种格式。“梦云楼词”则是作者自题的诗词名称,意指作者所创作的《梦云楼词》。 2. 花生梦笔:意指作者以梦中之笔,描绘出如同花生一样的梦境般的美丽景色。“花生”是对花朵的一种比喻,意指花朵在梦中绽放的样子;“梦笔”则是形容用梦作为工具来描绘,如同用笔在纸上画花一样。 3. 麝墨纵横新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