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辑
忆王孙·寓豆叶黄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晓起梳头对玉台。 照香腮。羞睹惊鸿瘦影回。 注释:在清明时节,小院里杏花盛开,院子里有一扇半开着的朱红色的门,飞来的燕子就从这扇门飞进飞出。清晨起来梳妆时,我面对着镜子梳洗头发,映着镜子的脸庞显得更加美丽。忽然看见一只美丽的燕子从镜子里飞走了,她那娇弱的体态和轻盈的身影让我感到惊讶和害羞。 赏析:此词写闺中女子清明时的小景、闲情和遐思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稼轩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夜雨为引子,写景抒情;下片写自己对爱情的态度,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上片开头“客西湖,听夜雨”,点明题旨,即在西湖听雨。“更向别离处”。离别是人生常情。作者说在这样凄风苦雨中,又来到分别之地,不禁使人黯然神伤。“小小船窗,香雪照尊俎。”词人坐在船舱内,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如香雪般的雨点落在酒壶、酒杯和盘中,增添了别愁。“断肠一曲秋风,行云不语
诗句 1.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 - 描述在扬子江边,西风吹拂着江面的情景,诗人乘坐扁舟在雨后阳光下被叫去渡江。 2.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 描述江两岸的瓜洲和蒜石被江水隔开,波涛声持续千年。 3. 诗仙一去。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 描述了诗仙李白离去,只留下与金焦山、断矶山的对峙和青翠的树木。 4.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
诗原文: 载酒岳阳楼,秋入洞庭深碧。极目水天无际,正白蘋风急。 月明不见宿鸥惊,醉把玉阑拍。谁解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 翻译建议: 1. 载酒岳阳楼,秋入洞庭深碧。 - 解释:载着美酒来到岳阳楼,秋天的景色映入眼帘。 - 赏析:这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来到岳阳楼,欣赏秋天的美景。 2. 极目水天无际,正白蘋风急。 - 解释:放眼望去,水天相接,一片辽阔。正是那轻拂水面的白苹在风中摇曳。 -
花自落寓谒金门 春寂寞。帘底蕙炉烟薄。听尽归鸿书怎托。相思天一角。 象笔鸾笺闲却。秀句与谁商略。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注释: 1. 花自落寓谒金门:指女子独自思念远方的爱人,如同花瓣从树上落下一样。 2. 春寂寞:春天的景色显得寂寞,无人陪伴。 3. 帘底蕙炉烟薄:在帘子下面,点燃了一支香炉,但烟雾太轻,几乎看不到。 4. 听尽归鸿书怎托:听着归雁的声音,想要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词上阕写深秋的凄寂,下阕写旅人思归。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清远,风格疏淡,是宋词中别调之作。 “梧桐雨细。”点明时间,为“秋”字张本。 “渐滴作秋声”,写秋雨之声。这声音,既来自窗外梧桐之叶,也源自作者的内心世界。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写室内环境。夜深了,秋雨淅沥,秋声阵阵,而室内却灯火通明、香气袭人。 “紫箫吟断,素笺恨切。”紫箫指代的是笛子,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注释:小楼里的柳色还未深,被湘月牵动着情思而苦吟。翠袖在风前冷得受不了。 怕登高远眺,因为几道栏杆隔开了我万里的故乡。 赏析:词人以“小楼”起笔,点明自己的居处,寓有孤寂之感。接着写春景,但未用“春”字,只用“柳色”二字来表现。“未深”,表明春天尚未到来。“柳色”句是说,这柳色还不太浓重,因此诗人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所以没有心情去赏柳。 过片两句写景兼抒情。湘江之月,本已足以牵动人的情感
相见欢·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释: ①相见欢:词牌名。又名“秋日思”、“采桑子”、“剪锦花”等。双调一百零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或两仄韵。 ②南徐:指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别称。 ③多景楼:在今南京市建康路北侧,为南朝齐高帝所建,梁武帝改名“多宝”。 ④神州:指中原地区。 ⑤渔竿明月
注释: 沙头雨寓点绛唇:在沙洲上住宿,夜晚听着雨声,写下的诗词。 带醉归时,月华犹在吹箫处:带着酒意回家的时候,月光还在吹箫的地方。 晚愁情绪:傍晚时分的忧愁情绪。 忘却匆匆语:忘记了匆匆告别的话语。 客里风霜,诗鬓空如许:在异地漂泊的日子里,岁月已经消磨掉了我的头发。 江南去。岸花迎橹:离开江南,水边的花儿迎接着船桨。 遥隔沙头雨:远远地隔着沙洲上的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注释】 深夜沉沉,形容夜深。尊酒,指酒杯。城角挟霜飞,形容寒气逼人。吹得月如清昼,形容月光皎洁,照得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僝僽,形容愁苦的样子。比著梅花谁瘦,比喻梅花在风中凋零,而自己却依然保持原状。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为《如梦令》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一幅寒夜饮酒、赏花图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阕写夜深人静之时,作者独自一人在房中饮酒赏花。他看着窗外的寒风吹动着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