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诗仙一去。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与客语。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聊凭陆谞。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诗句
-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
- 描述在扬子江边,西风吹拂着江面的情景,诗人乘坐扁舟在雨后阳光下被叫去渡江。
-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 描述江两岸的瓜洲和蒜石被江水隔开,波涛声持续千年。
- 诗仙一去。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 描述了诗仙李白离去,只留下与金焦山、断矶山的对峙和青翠的树木。
-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 形容诗人面对即将落山的太阳,感受到长江的辽阔和自己的孤独与忧愁。
- 中流笑与客语。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 描述在长江中流时和客人交谈的场景,把貂皮大衣当作浣衣,一生都处于尘土之中。
-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
- 描述品尝着水中的茶叶,观看碑文上鹤的画像,似乎回到了曾经游玩的地方。
- 聊凭陆谞。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
- 表示自己只能依靠陆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的神游之术,询问是否有机会再次回到人间。
译文
西风吹过扬子江边,我乘船渡过雨后的晴空。
两岸相隔瓜洲,江水横贯着蒜石,波浪的声音悠扬千古。
诗仙离去,只剩下金焦山和断矶山的对峙,以及青翠的树木。
我站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看着漫长的淮河水面,感到无尽的孤独与忧愁。
在长江中流时与朋友交谈,用貂皮大衣洗涤衣裳,一生都在尘土中度过。
品尝着清泉中的茶叶,观赏着碑文中的鹤像,仿佛回到了我曾经游玩的地方。
我只能依赖陆羽的神游之术,向它询问是否有机会再回到人间。
注释
- 西风扬子江头路:描述秋风中扬子江头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远行。
- 扁舟雨晴呼渡:指诗人乘坐扁舟在雨后晴空下被叫去渡江,体现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旅途。
-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形容江水将瓜洲和蒜石分隔开来,增添了景色的幽美。
- 波声千古:指江水的波动声持续了很长时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 诗仙一去:指李白离开人世,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怀念和哀思。
- 对峙金焦,断矶青树:形容金焦山和断矶山的雄伟对峙,以及青翠的树木,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 欲下斜阳:描绘诗人面对即将落下的夕阳,感受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 长淮渺渺正愁予:形容长江的广阔无边,引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 中流笑与客语:指在长江中流时与友人交谈,反映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豁达。
- 把貂裘为浣:用貂皮大衣当作洗衣物,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 半生尘土:形容诗人一生都在尘土之中度过,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品水烹茶:品鉴清泉中的茶叶,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和宁静。
- 看碑忆鹤:观赏碑文中的鹤像,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聊凭陆谞:指借助陆羽的神游之术,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 问八极神游:询问是否有机会再回到人间,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