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
【注释】 双带子:指双喜。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春缸玉酒细鳞红。怨鸟啼花隔数重。——春天的酒杯里盛满了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的美酒,那红润的鱼鳞在碧绿的春缸里闪着诱人的光泽。 银子蒜垂帘押静,新开背面两鸾栊。——银钱串儿似的大蒜悬挂起来,像帘子一样挡着窗户,使室内宁静得如同一个关闭了的世界。 栊鸾两面背开新。静押帘垂蒜子银。——窗格子上,雕花的栏杆敞开了新的一页,就像一对鸾凤相随相伴。
诗名《临江仙其三》,作者为史承谦。下面将逐步解析诗句: 1. 高阁近花红影合: - 高阁:指高楼的阁楼,通常用于居住或举行宴会的地方。 - 近花:形容靠近花朵,强调地理位置的美丽与接近自然。 - 红影合:红色的影子交错重叠,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红墙与红花交相辉映的景象。 - 注释:描述一座位于高处,四周种植着各种花卉的建筑。 - 译文:这座高高的阁楼靠近各种鲜花
【诗句解释】 1. 楼高是处尽乌啼:高楼耸立之处,到处都是乌鸦的叫声。 2. 柳外烟同翠眼迷:柳树外面烟雾缭绕,如同一双绿色的大眼睛在迷茫中。 3. 流水落花春寂寂:春天的江水流动着飘散着花瓣,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 4. 浮家一槛近前溪:我居住在一个浮动的小舟上,靠近一条小溪。 5. 溪前近槛一家浮:小溪边靠近栏杆的地方有一家人家。 6. 寂寂春花落水流:春天的花静静地凋零,随着流水漂去。 7.
【注】 荼蘼(túmí):一种花名。 钏(chuàn):镯子,手镯。 香山:即南岳衡山,又名祝融峰。 石炭:即火把,古人以石为材,烧火取暖。 辟冻金环:指身上所穿的金饰。 武溪:武夷山的溪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咏茶花来写闺中女子的幽怨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 上片开头三句,描写了妻子在闺房中欣赏盛开的茶花的情景:睡在妆台前,被荼蘼花的艳丽所吸引而入迷;隔着薄幕帷帐
双带子其二 你当时在教头时,歌女们手垂袖舞翩翩。 裙边半卷遮住屐,柘枝长拄腰纤瘦。 纤细的腰身拄上长的柘枝,屐点遮住了半边的裙子。 女子垂下手臂观看歌妓,当年你在教头时的歌声。 注释:双带子,古代一种服饰,以两条带子相连接而成。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教头时,歌舞升平,歌声婉转的情景。其中“君”指的是那位教头,“妓”指的是歌女。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注释: - 秋藕丝裙春树面,龙安寺里为家。 - “秋藕丝裙”,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色,藕丝般的裙子如同秋天的雨滴一般轻柔。“春树面”,春天的树木,春天的气息。这里指的是在龙安寺里的生活,就像家一样温馨舒适。 - 时来空馆倚栏斜。 - “时来空馆”,指时间来到,人不在了,只有空荡荡的房屋。“倚栏斜”,靠在栏杆上,斜着身子,形容心情的落寞和孤独。 - 栏前新水,日日浸桃花。 - “栏前新水”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短小的诗体。 花下影:指落花的影子。 人上玉墀:指人站在玉石台阶上。 谁推倒:是谁将我推翻? 横着半毡儿:指身体侧卧,像半片毛毡那样平躺着。 【赏析】 “花下影”,点明季节是春天;“人上玉墀”,点明地点是宫廷,是皇帝的寝宫。从这二句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来到宫中,踏着鲜花铺成的地毯,走到玉砌台阶前,抬头仰望,只见那如云似雾、千姿百态的落花
【注释】 ①澧水、湘江:都是长江的主要支流。②红兰开:指荷花盛开。③“美人倚”句:美人在亭子上徘徊,不知往哪里走好。④冥冥:阴暗的样子。⑤公子:指情人。⑥翠云屏:指女子的绣有翠色花纹的屏风。⑦“碧水”二句:意思是说,那幽静山间的春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那潇湘八景之一——洞庭君山的夜鼓声仍在不停地响着。⑧苍梧:山名,在今湖南零陵县西。⑨迁客:被贬谪到外地去的官吏。⑩楚江:指长江。⑩憔悴不堪听
春殿香销锁碧空。 夜凉宫漏悄、咽铜龙。 银河泻地水漴漴。 妆初洗,残粉腻沟红。 双凤宿梧桐。 小桃金井上、露华浓。 长门枉自闭重重。 珠闼迥,时拂玉阶虫。 【注释】 1.小重山:即《忆王孙》。 2.春殿:指春天里的宫殿,这里指代皇宫。 3.香销:香气已经消散。 4.碧空:湛蓝色的天空。 5.夜凉:夜晚凉爽。 6.宫漏:宫中计时用的漏壶。 7.咽:声音细而低沉。 8.银河泻地水漴漴(liu)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片写杏花盛开时的景象,下片写夜来归家时的情景。全词以“杏苑北”“曲江西”开篇,交代了地点和时间;接着描绘了一幅“残雪尚依依”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轻轮辗絮着人衣”是说微风中,雪花像车轮一样碾过,落在身上,使人感到凉意。“拊马夜归迟”是说晚上骑着马回家的时候,因怕冷,所以很慢。“蓬宴遥”是说宴会很远,而作者又不想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