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霞
【注释】 糟糠:指贫困时吃的粗劣食物。同盟:结为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短檠:灯台的短棒,用来照明。北阙:指朝廷,皇宫北门。曾沐泽:指曾受到皇帝的恩泽。西泠:杭州西湖的美称。鸾箫难续生前韵:意指自己无法再继续演奏那美妙的乐声,因为人已死,音容不可复见。麟笔:比喻文才高超的人。麟笔谁传没后名:意指自己的文才高超而未被世人所知晓。拌死相随偏不易:指自己与世道、人事都显得格格不入,难以相处。扶持:照顾
注释: - 甲子仲春南岸寇警夫征不归音信睽隔者旬有馀日黯然赋此二首:在甲子年的仲春之月,南岸的敌军入侵警报。我被征召去当兵,无法回家。我与家里联系不上,已经十多天了。我很难过,于是写下这首诗。 - 烽烟遍野阻归程,日坐愁城梦亦惊:烽火连天,到处都是战场的景象,阻碍了我回归家乡的行程。每天坐在愁城(形容心中的忧虑)里,夜深时都会因梦境中的战火而惊醒。 - 泪滴红绡都湿透,孤灯独自剔残更
秋月 邻笛风飘断续鸣,一轮吹出九霄明。 画堂烛灭光逾满,翠桁帘开气转清。 细草侵阶含润意,残荷承露滴秋声。 嫦娥莫悔偷灵药,夜夜窥人倍有情。 译文: 秋风送爽,远处的笛声随风飘荡。明月高悬于天际,照亮了整个宇宙。 在华丽的厅堂里,蜡烛已经燃尽,但室内却依然明亮如昼。 翠绿的窗帘被推开,空气中弥漫着清凉的气息。 小草在台阶上微微摇曳,似乎在感受着夜晚的凉爽。荷叶上的露珠滴滴答答落下
诗句 - 自别庭帏泪满襟:自从分别了庭院和帷帐,泪水洒满了衣襟。 - 更无消息雁鱼沉:再没有书信或消息像雁鱼一样沉入海底。 - 何时重效斑衣舞:何时还能再次穿上那件彩绘的衣服跳舞? - 依旧承欢遂素心:依然能快乐地继续追求内心的真实。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后,你流下了多少眼泪,就像这满襟的泪水一样。我再也收不到你的消息,就如同那飘浮于空中的雁鸟与鱼儿消失在水底一样无影无踪
喜外北渡 连宵灯蕊为谁开,鹊噪幽窗晓梦回。 忽报入门闻笑语,一时惊喜转疑猜。 注释: 喜外北渡:喜从外面回来的意思。 连宵灯蕊:整晚的灯光照耀下,花朵如同点燃了一般。 鹊噪幽窗:喜鹊在窗外鸣叫。 忽报入门闻笑语:忽然听到门外传来笑声。 一时惊喜转疑猜:一下子又惊讶又怀疑。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喜从外面归来的情景的小令。上片写喜从外面归来的情景。下片写喜从外面归来后的情境。全词以喜为线索
注释: 癸丑:古代纪年法,即干支纪年法,这里指的是天干地支纪年,即公元1083年。 桥跨清溪覆绿杨,春闺少女竞湔裳。 桥:指小河上的桥,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之上。 桥跨清溪覆绿杨,春闺少女竞湔裳:春天的夜晚,女子们争先恐后地换掉旧衣,穿上新衣,因为她们觉得这样才显得漂亮,才会受到别人的赞美和赞赏。 行来渐觉乡音少,野渡人归唤夕阳。 乡音:指家乡的声音,也指乡愁。 野渡人归唤夕阳:傍晚时分
【注释】 成衣 —— 这里是指做衣服。寄外 —— 寄到外地。檀奴:指织布的婢女,这里泛指妇女。厌弃 —— 嫌弃。号寒 —— 呼冷,因寒冷而呼。 【赏析】 此诗是写织妇辛勤劳动、辛苦劳作的情景。首句写夜深了,织妇还在整理着被剪开修补过的衣服;第二句写她下剪时,还想着这衣服能否合身,难以裁剪好;第三句写她嘱咐婢女不要嫌弃这件衣服,因为她们一年到头都在辛苦地养蚕织布,才能做成这些衣物
【注释】 避寇:躲避战乱。纪事:记述事情。骨肉:这里指兄弟。西复东:指兄弟离散后又重新团聚。重聚一堂:兄弟再次团聚在一起。桃源: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洞,传说中世外桃源的所在。偕隐:一起隐居。休嫌僻:不要嫌弃偏僻。劫火红:战争的烽火烧红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战乱中重逢之后写下的,表达了对兄弟重逢的欣喜之情和对家乡太平生活的珍惜之心。首句“骨肉离居西复东”
南旋拜别家大人作 雨露盈庭百卉生,集枯偏我境清贫。 他年恐负衔环报,九转回肠怕受恩。 【注释】 ①南旋:指辞官南归。②集枯:指草木枯槁凋零,这里暗指仕途坎坷。③九转回肠:形容极度悲痛,肠断心碎的痛苦。④衔环报:指感恩图报。⑤九转回肠:指极度悲痛,肠断心碎的痛苦。⑥他年:指将来。⑦负:辜负。⑧衔:吞食,这里是感恩的意思。⑨九转:九个回合的转动,喻指重重痛苦。⑩受恩:承受恩泽。 译文:
【注释】 牡丹:指牡丹花。唐代有名贵的牡丹品种,称“姚黄”“魏紫”。此诗以牡丹自喻,言其虽有富贵之躯而不敢与竹争高,故空负花中王侯。 炷(zhù):插在香盘或烛台上的香。 薰袭:香气袭人。 恼红妆:使红妆人受惊扰。 竹:这里借指君子、贤士。 【赏析】 这首诗写牡丹虽富贵而不敢与竹相比,空负富贵之身,不敢比肩竹木,所以只能空负花中的富贵。全诗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牡丹不愿与竹相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