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注释】 ①次黄山:诗人在黄山的某处作诗留别。次,停留的意思。 ②云萍一样观:像浮云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形容行踪不定。 ③今朝:今天。俚句:庸俗之辞。 ④鸿便:书信。 ⑤秋期:秋季约定的日子。盟莫寒:不要使秋天的约会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 ⑥算来:想来。底用:何必。唱阳关:唱送别曲《阳关三迭》。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的作品。首联写与友相聚无定,像浮云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来去无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题“寄东麓赵赞府”指的是作者将这首诗寄给东边的赵赞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黄花开后骤征鞍(注释:黄花,这里指代秋天的花;骤征鞍,意为急忙赶马鞍): - 黄花:指代秋天盛开的菊花,常在秋天盛开。 - 骤征鞍:形容急于出发,匆忙地骑上马鞍准备出行。 - 译文:菊花开放之后,我急忙骑着马出发了,再次见到菊花的时候已是秋天的残花。 2.
注释: 佐邑阳绰有声名,文章政事超群英。 南墙松树想乘闲,北海樽酒已戒倾。 横笛倚楼心旷神怡,携琴带鹤宦情轻。 结知当路交飞剡 ,行看除书下玉京。 译: 赵赞府在东麓辅佐县政,名声显赫文才超群,政绩斐然。 南墙上的松树我想去欣赏,北海边的美酒已经戒掉了,不再喝。 我倚着高楼吹横笛,心胸豁达精神愉悦;我带着琴和鹤,心情轻松,不把仕途当回事。 我知道当路的贵人都会飞向剡溪,不久我就能得到提拔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此诗首句“才见春花荣”中的“才见”,是刚刚看见,即春天刚过不久,所以春花还盛开;二句“又见春花谢”中的“又见”则是再次看到,指夏初时节,花儿开始凋零了,这里用一“又”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三句“花谢绿成阴”,“花谢”指的是春花凋落,“绿成阴”则形容树荫郁郁葱葱,暗合上句之意,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诗句解析与译文 - 眼前诗料底消寻:表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思考已久,但感觉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创作灵感或材料。 - 移入蛮笺别浅深:将之前的创作灵感或材料通过特殊的纸张“蛮笺”进行转移或融合,使得内容更加深刻和复杂。 - 无斧凿痕方造妙
【注释】 次罗梅谷诗画总观: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梅谷梅应占作魁(魁:首领、第一):梅花应该占据榜首,成为花中的佼佼者。 不论时节遣花开: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要开放。 传真旧说华光老:(相传)唐朝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诗《华光寺》。华光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的颜色和声音都非常美妙。这首诗就是赞美这种美丽而神秘的神鸟的。 诗到林逋俱压倒
这首诗名为《饯康侯》,是诗人在为即将离开的好友康侯饯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好友离去的不舍之情。下面逐句解读: 1. 古歙何多幸,民叨抚育恩。 【注释】“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歙这个地方是多么幸运,这里的人民得到了朝廷的抚育与恩惠。 2. 清声冠今古,浩气满乾坤。 【注释】“清声”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声音清晰响亮,能够传遍四方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自怜老境渐侵寻,检点头颅雪旋深。”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透露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无酒浇愁还独啸,有时得句但长吟。”抒发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求慰藉的情感。“一天月色涵秋意,四壁蛩声恼客心。”描绘出一幅幽寂的月色图,也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好是夜凉清似水,萧萧风度古松林。”“古松”象征着高洁坚毅的品质。 【答案】 译文:
诗句 1. 幡然何事赋归来,领略黄山酬玉杯。 释义:突然之间,为何要回来?来欣赏黄山的景色,用一杯美酒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2. 敲月几编虽满世,泽民一念未宜灰。 释义:虽然世界充满了书籍(几编),但我希望继续帮助人民,我的决心不应该因为挫折而放弃。 3. 笑呼臞鹤梅边去,旋买寒花竹外栽。 释义:笑着招呼瘦小的鹤到梅花旁边去,然后买一些寒冷花朵在竹林外种植。 4. 襟度汪汪千万顷
饯康侯 报政三年满,还容借寇么。 丝纶来帝幄,襦裤蔼民歌。 遗爱棠阴茂,留传锦句多。 苍生今有待,霖雨早滂沱。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第一句“报政三年满”,意为三年的政绩已经圆满结束。 - “还容借寇么”中的“么”是口语化的疑问词,表示询问或允许对方继续行事。这句话表达了对康侯在政治事务上无后顾之忧的期待。 - 第二句“丝纶来帝幄”,描述了皇帝(指帝王)的圣旨已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