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中的作品与原文作比对,看是否通顺,表达是明确的。诗词句子有无错位,前后是否自相矛盾。在准确把握诗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点出相关诗句即可。此诗首联“洛下寓怀”,诗人因何而忧?颔联回答:为官者各自欢乐。颈联承接颔联的“争虎首”和“嫌身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尾联抒发了诗人退居田园,寄情山水的情怀。
【注释】 秋日将离滑台酬:秋天快要离开时在滑台(今河南滑县)酬答友人。 身起中宵骨亦惊:半夜起身,身体都惊呆了。 一分年少已无成:已经没有一点成就。 松吹竹簟朝眠冷:早晨醒来听到松风吹过竹席,感到十分寒冷。 宿疾生:宿疾发作。 僮汲野泉兼土味:仆人用泉水和泥土煮食。 相知莫话诗心苦:与知己朋友不要说我写诗的心情多么痛苦。 前贤取得名:以前的人取得了名声。 赏析: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得官喜忘愁,失计忘自由 1. 诗作概述 - 唐代诗人薛能作品《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为五言古诗。 - 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矛盾心理与对禅宗的向往之情。 2. 逐句释义 - 帝里欲何待,人间无阙遗。 - 不能安旧隐,都属扰明时。 - 违理须齐辱,雄图岂藉知。 - 纵横悉已误,斯语是吾师。 3. 译文对照 - 帝都求仕有何期待?尘世间没有遗漏之处。 - 我无法安心隐居山林
【注释】 巨源禅师(名不详):唐末五代人,姓李氏。 何年别乡土:何时离开家乡。 一衲代袈裟:指和尚的僧衣。衲,即“衲”字,指和尚穿的布做的单衣。 瓶暖:指茶壶中的茶水。 枕斜:指枕头倾斜,暗示风雨之夜。 【赏析】 此诗首联写禅境,次联写禅意,三联写禅趣,尾联写禅意与禅趣的融和,是一幅生动的禅宗画。 首联,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风雨禅思外,是说诗人在外在风雨之中,想到佛祖的禅思。应残木槿花
【注释】 泛觞池:指喝酒。觞,古代盛酒的器具;清冷漱兼云:指酒喝到半醉时,清凉的感觉仿佛连云彩都被洗涤了一般。 【译文】 远望那华美的樽,名贵的酒是君王赐给的。 仔细端详酒杯中酒筹的倒影,轻轻摇动酒杯酒液便荡起涟漪。 细细的酒滴随着杯子落入杯底,声音传到江畔。 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清凉的感觉就如云彩被洗涤过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饮酒诗。诗人以酒入樽,举觞自酌的情景为题,写尽了对酒的喜爱之情
薛能所作的《嘉陵驿》一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蜀门以外蛮荒之地的深切情感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尽室可招魂: - 字面意义:即使全家人都可以被召唤回来,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 - 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和亲人的无限怀念,即使是在遥远的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 2. 蛮余出蜀门: - 字面意义:表示诗人的家族或族群是从四川以外的蛮族地区迁移过来的。
秋晚送无可上人 夜深了,松林里滴下的雨声,在灯影下显得格外清晰;我静静地坐着读书,只有灯光映照着我的身影。 河里的水声轻轻响起,就像远处的山泉缓缓流淌;故乡的旧业,也在这宁静的夜色中渐渐显现。 坐在这里听着夜晚的滴水声,直到寒更尽了才回过神来;而那一声惊起的鹤鸣,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 我思念着你,却无法相见;看着日渐短少的日光,心中更加忧愁。 译文: 深夜时分,松林中落下的雨滴落在窗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梳理一下,然后结合重点语句分析。 (1)“不见上庭树”,意思是说,树上的蝉声已经听不到了,因为蝉儿已经飞走了。“上庭树”指的是庭院前的树上,这两句诗写初夏时节,庭院前的树上,蝉儿鸣叫声已消歇,只有阵阵蛙鸣虫唱,给寂静的庭院增添了一些生机。 (2)“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意思是说,人们虽然看不见
赠源寂禅师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 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 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注释 - 瓶钵:指僧人使用的水瓶和食钵。 - 镇:常用于形容物品被固定在某个地方,这里比喻僧人的生活或修行方式被约束。 - 随:跟随、携带。 - 怡然:快乐、自在的样子。 - 处:居住。 - 寂寥:寂寞、空旷的感觉。 - 门禅: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强调心门的开闭。 - 北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诗(赠禅师) 注释与译文 - 诗句: 1. 嗜欲本无性:欲望本身没有固定的性质。 2. 此生长在禅: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禅修之中。 3. 九州空有路,一室独多年:整个中国的疆域内只有一条路,而一个人在一间小屋里独自生活了很多年。 译文 欲望本身没有固定的性质,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禅修之中,整个国家的疆域里只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