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舟行杂咏八首 水宿淹晨昏,岂料有今日? 日上水通红,云破山争出。 注释:在船上住宿,淹没了早晨晚上,哪曾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情况!太阳升到了水面上,水面变得通红,云层破裂,山峰争相露出水面。 赏析:这是一首写舟行所见的诗。首句“水宿淹晨昏”点题,说明舟行的时间很长很长。中间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当太阳升起时,整个水面被染得通红;而当太阳西沉后,云层散开,山峰也露出了头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首(仙家药草不回生,负汝孀亲渡海行。) - 注释:这里的“仙家药草”可能指的是某种传说中的神奇药物或灵丹妙药,能够治愈疾病或延长生命。而“不回生”则表示这种药物或灵丹妙药并不具有真正的治愈作用或者无法逆转病情。接着提到的“负汝孀亲渡海行”则表达了对施氏寡妇的同情和关怀,她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了艰难的旅程。 - 译文:虽然有着仙家灵丹妙药
【注释】 吟虫:蟋蟀。唧唧:蟋蟀的叫声。银汉:银河,这里指月亮。无声:没有月光,天显得更黑。缺月斜:缺月,不圆的月。“缺”字是说月亮已偏西,天色渐晚。素馨花:一种白色的茉莉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吟虫和花香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写秋夜之景:蟋蟀在窗边唧唧地叫着,而天上的月亮却已残缺不全,夜色越来越浓。第三句写一阵香气扑面而来,使诗人顿觉身上凉爽
舟行杂咏八首 敧枕舵栖底,风波梦不安。 三更呼起碇,星斗满江寒。 注释:在船中睡觉时,我倚靠在舵上,仿佛已经栖息在水中,然而梦中却常常感到不踏实,心神不安。半夜时分,我被一阵急浪声惊醒,于是起身让船停泊下来,只见满天繁星与闪烁的北斗七星照耀着江面,江水显得异常寒冷。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夜航途中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敧枕舵栖底”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船行途中的种种情景,展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挣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怅望新秋芦苇林,满川碎石浊流深。”“怅望”是惆怅、感慨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后,大自然的变化所产生的感慨,“芦苇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 玉京重见外家翁,变尽乡音意却通。 注释:在玉京这个地方再次见到我的外家长辈。虽然乡音已经变了,但彼此的心意依然相通。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后重返故土的喜悦之情。尽管身处异地,乡音已变,但与故乡的情感纽带并未断裂,彼此的心依然紧密相连。 第二首: 扶病早期归有日,盖棺深恨药无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哭施氏孙》中的第四首。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船头风起飐灵旗,夜发三山泪满衣。 【译文】:船头风大,飘扬着灵旗,夜幕下出发,泪水湿透衣服。 【注释】:施氏孙,指杜甫的侄子,名叫施闰章的孙子。三山,指中国东海中的一个岛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面。 海阔易惊新月坠,天高谁见彩鸾飞。 【译文】:海上辽阔容易使人感到惊慌,新月坠落在天上,谁又看见彩鸾在空中飞翔?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题属于综合考核型,主要集中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核,每个考点下分别考核评价人物形象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赏析语言和技巧以及评价思想和手法的题目。此诗首联写季夏时景;颔联写仲衡侄来访的情景;颈联写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尾联抒发自己的愿望。 (1) “竹林”三句:竹径通幽,清风吹拂,我与汝叔共笑嘻谈,十分惬意。“竹林”,即竹丛中
杂诗四首 春城桃李正芳菲,故国池台有是非。 山鹧亦知行不得,啼鹃偏道不如归。注释译文赏析: 杂诗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抒发忧国之情为主。第一首写春天的京城里,桃李芬芳,而自己却身在异地。第二首写在故国,池台依然,但人事全非,令人感慨万千。第三首写杜鹃啼血,声声催人归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携第四姬见过,即次其重题革堂韵五首:在夏天生病的时候,很高兴看到仲衡的侄子带着他的第四个妻子来见我,于是写了这首诗。 2. 菡萏花开蕉竹苍:莲花盛开,蕉竹郁郁葱葱。 3. 团圆池上纳风凉:在池塘上享受风凉。 4. 将雏老凤随臣朔:像年轻的凤凰一样,跟随着我。 5. 新嫁青娥伴阮郎:新嫁的女子陪伴着我。 6. 环佩相过如一室:环佩相随如同一个房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