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新秋芦苇林,满川碎石浊流深。
南云不散蒸馀热,北雁初飞听好音。
岂信炎凉更序节,转难晴雨测天心。
西风未肯苏人病,何处医家起死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怅望新秋芦苇林,满川碎石浊流深。”“怅望”是惆怅、感慨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后,大自然的变化所产生的感慨,“芦苇林”,表现了秋天的景象,“满川碎石”“浊流”描写了秋季河水的景色;“南云不散蒸馀热,北雁初飞听好音。”两句描绘的是一幅秋高气爽的画面,“南云”点明季节,“不散”写天气晴朗,“蒸”指熏蒸,“余热”即暑气。“北雁初飞”、“听好音”都写出了大雁的叫声,传达出一种愉悦之情。
“炎凉更序节,转难晴雨测天心。”“更序”指四季的交替,“测天心”指观察天的意向。“转难晴雨测天心”意思是说现在天气变幻莫测,难以预料,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无常的担忧。
“西风未肯苏人病,何处医家起死针!”“西风”指的是秋风,“苏人病”是指治愈人的疾苦,“起死针”是指医生的针灸治疗。“西风未肯苏人病,何处医家起死针”意思是说,现在连西风也不肯吹来温暖的气息,医治疾病的地方在哪里?诗人通过秋风不能吹来温暖的气息,表达了他对于时局混乱、国家动乱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
望着新秋的芦苇林,满眼都是秋意浓浓的风景。河流两岸,满是被秋风吹落的芦苇,河床里满是被秋风吹落的芦叶。
天空湛蓝清澈,没有一丝浮云,太阳高悬于高空,光芒四射。南方的秋日阳光明媚,但那炎热之气仍久久不散。北方的雁儿刚刚从南方飞回,发出悦耳的鸣声。
我怎能相信这炎凉变化的季节之序会如此频繁呢?现在天气变幻莫测,难以预料,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幻无常的担忧。
秋风还未带来温暖的气息,医治疾病的良方又在那里?诗人通过秋风不能吹来温暖的气息,表达了他对于时局混乱、国家动乱的忧虑之情。
赏析:《新秋》是南宋末年诗人刘将孙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感叹。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尾联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