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昉
【注释】 客言渡江来, 客从江南来。 昨出广陵城, 昨日离开扬州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 在扬州城西走了十里路。 犹闻城中人哭声, 仍然听到城中人的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 去年金兵开始南下。 黄河以南无斗者, 黄河以南没有敢与他们作战的人。 泗上诸侯卷旆旌, 泗水沿岸的诸侯军队卷起旗帜。 满洲将军跨大马, 满洲的将军骑着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 马蹄声隆隆地向着扬州城驰去。 史相堂堂坐敌楼,
【注释】 1.文丞相祠:即文天祥祠。 2.浩然楼:在杭州西湖孤山上,为纪念宋代名臣范仲淹、胡瑗等而建。文天祥在此题过“浩然楼”。 3.高楼独上:登上高高的楼阁。 4.凄凄:凄凉悲凉的样子。 5.大海西:大海之西,指西湖的西部。 6.潮拥:潮水涌来。 7.绿江:指钱塘江,钱塘江口有海潮与江潮汇合,所以称为“绿江”。 8.碑残少保(wǔ bǎo):指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的遗骸,张世杰是南宋名将
【注释】 ①祖心上人:指作者的表兄,字心上。 ②城南:即今洛阳城南。谒方正学先生祠:在城南访求方文的祠堂。 ③金川门:洛阳城东北角的城门。 ④石子冈:洛阳城南面的山坡名,相传是汉光武帝葬于陵墓的地方。 ⑤王孙:古时称贵族子弟。 ⑥废兴:废置兴衰,此处指政治上的起落。 ⑦须臾:片刻之间。 ⑧恋主恩:怀念君主之恩。 【赏析】 此诗为登封游城南访方正学先生祠而作。诗人先从自己的角度写,然后由表及里
【注释】 秋在何方:秋天在何处。见此间:看到眼前。 偏因失路能游寺:偏偏因为迷路了,能够游览寺庙。(偏因:偏偏。) 每不逢人独看山:常常没有遇到行人,独自欣赏山林。(每:常。) 涧遇泉枯犹汩汩:涧中的泉水干涸了,但水流依然很旺盛。(涧:山间小溪。汩汩:水涌流声。) 松当飔发尽潺潺:松林上吹来微风,水声潺潺。(当:面对;当风:迎面吹来的风。) 为询屡宿山中客:我想问问经常住在山中的客人。为:询问。
【注释】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苏轼贬谪时居住的地方。宝林庵:在黄州城外。惠连:即谢灵运的别号,因出家为僧,故称惠连。南昌尉:指唐代诗人孟浩然。一钵三年寄一峰:一钵(bō)就是一袋米,比喻僧人的生活清苦。三年寄一峰,意思是说僧人在寺庙中住的时间很短。青山:这里指青山寺,即现在的湖北黄岗县境内的黄州赤壁。黄面:和尚的面相是黄色的。相逢:相遇。衰凤:这里借指被贬之人。闲潭:指深潭。毒龙
酬蒋冷生过访凤游寺览古之作 路入青林折数盘,君行访古一漫漫。 荒台空自连云树,白浪曾闻到瓦官。 雨色乍开江岫迥,莺声欲罢午钟残。 豫愁归棹枫初赤,却向丹阳古渡看。 注释:青林:绿色的树林。数盘:曲折盘旋。漫漫:长远而漫长。荒台:荒凉的台子或台阶。连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瓦官:瓦棺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雨色乍开:雨色刚刚显现。岫:山的凹处。豫愁:忧虑的愁绪。豫:同“有”,忧愁。枫初赤:枫叶初红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律诗,每两句为一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白露泫秋草 - "白露"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白露,这个时期天气转凉,露水增多,草木上的露珠开始凝结。"泫"意为泪水般地滑落,这里形容露水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的眼泪。"秋草"则指的是秋天的草地,这里的草已经过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变得萧疏、凋零。 2. 凉风吹已凄 - "凉风"带来了初秋的气息,吹拂在人身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行李迟明发,渡江何日归。 - 注释:行李(行囊),迟(晚),明(早晨)发(出发),渡江(渡过长江)。何日归(何时能回家)。 - 译文:我的行李将在早晨发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 - 赏析:诗中的“行李”和“明”都是表示出发的时间节点,而“渡江”和“何时归”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家人的牵挂。 2. 秋风吹去路,水色上征衣。 - 注释:秋风,去路
【注释】 闻:听说,这里指听到。戴敬夫:诗人的朋友,名不详,越人,入闽后在建安(今福建建瓯)作官。湖县:泛指建安县一带。兵车:指运送士兵的战车。谅:大概、将近。揭竿:指起义军举起竹竿,表示义军已起。真草草:真的很粗心,大意。暴骨:暴露的尸骨。竟纷纷:竟如此众多。苕花岸:苕溪岸边。心悲:心里悲伤。于役:远征或服役。武夷君:武夷山,在福建省北部,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
赠祖心上人 [注]:旷然: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样子。携一笠:扛着一把斗笠,形容行装简单。万里到人间:形容旅途遥远,到达了人间。吴越:指吴地和越地,泛指江南地区。峰边过:在山峰之侧经过。罗浮:指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增城、博罗、龙门县交界处,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梦里还:梦中回到。漫游:四处游荡。逢世改:遭遇世事变迁。因乱未身闲:因为战乱而没有身居要职,生活清闲。十月梅花发:到了十月时梅花已经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