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诗句:高楼酒一卮,肠断分离处。 译文:在高楼上举杯饮酒,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因为分别而痛苦不已。 赏析: 1. 诗词创作背景 - 苏轼生平与词作: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豪放的词风著称。这首《生查子》是他在一次离别后所创作的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 苏东坡与苏伯固的关系:根据记载,苏伯固是苏轼的朋友,两人有过多次的交往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对本词的内容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和全诗进行分析。 第一、二句:“纤影傍妆台,滴粉调新水。”这是写女子在妆台上梳妆打扮的情态,“纤影”,指女子修长的身姿。“傍妆台”,是靠近妆台,说明她正在化妆。“滴粉”是说用胭脂水来点染眉心。“调新水”是说用新汲的水来点染胭脂,以使眉心的颜色更加鲜艳。“娇小十三年,不解愁滋味。”“娇小十三年”是说自己长得娇小玲珑有十五年了
【注释】 1. 小小:娇小。亸(duǒ)齐肩:指鬓发下垂,垂至肩部。 2. 灼灼:明亮貌。 3. 耳热:意谓耳朵发热,形容心荡情动。 4. 樱桃雪:用“樱桃”比喻鬓发,指女子的鬓发如樱桃般红润、鲜亮。 5. 枕函声:指睡觉时发出的声响。 6. 巧绾(wǎn)连环结:意谓巧妙地系上连环结。 7. 蓦到:突然降临。 8. 妆台侧:梳妆台旁边。 【赏析】 《生查子·钏》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所作的一首词
【注释】 ①生查子:词曲名。又名《春光好》等。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三平韵。 ②阑畔:栏杆旁。 ③握香荑:手拿香荑,即折取香草。荑,即芦芽。 ④花里停筝柱:在花丛中停下弹筝。筝为弦乐器,柱是支撑弦的木棍。 ⑤双袖乍回时,逗响分明处:双袖忽然抖动时,筝声清晰可闻。 ⑥琥珀赠从君:琥珀,一种透明而略带光泽的有机宝石。古代常用来作为贵重的礼品或装饰品。“从”是尊称对方,意为“你”。
【注释】 香印嵌珠圆:香印是古代妇女用来盛香料的,上面有雕花装饰。这里指女子的香印。钏:用铜或银制成的腕饰。 翠影回金缕:形容手腕上戴着金饰的手镯。 浣了玉纤纤,十指中央住:洗涤完毕,又用香巾擦拭手指,使手更加白嫩细腻。 晓起约葱尖:早上起床,约定和情人见面。葱尖:即葱花,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 笑向檀郎语:笑着对情人说话。檀郎:对情人的爱称。 昨夜梦回初:昨夜做了同样的梦。 却入鸳衾去
生查子 · 集古赠双妹兼以送别 【解析】 本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两位女子深厚的友情与依依不舍的情感。全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个年轻女子在离别时的美好瞬间和深情厚谊,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解读】 桃花落脸红 - 陈子良:此句取自唐代诗人陈子良的《题桃源》,意指春日桃花盛开,花瓣飘落,使得人面颊染红如同桃花般娇艳。此处用以形容两位女子脸颊因春天的到来而更加红润
【注释】 残夜碧天明,月挂梧桐井:残夜的夜空中,碧蓝的天空已经泛白了,月亮挂在梧桐树的井栏上。 小院寂无人,满地芭蕉影:小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地上布满了芭蕉的影子。 银汉已横斜,独立衣裳冷:银河已经倾斜了。我独自站在衣襟之间,感到寒冷。 不忍负良宵,自煮天池茗:不忍心辜负这美好的夜晚,自己煮了一壶天上的泉水来喝。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在湖州寓所写的一首词作。
生查子·纱窗 江上晚晴天,伫立知何处。向日是纱窗,只隔桃花树。 花落满前庭,悄悄无人语。架上挂湘裙,便是屏风阻。 注释: ①生查子:词牌名。②纱窗:指有花纹的窗户。③向日:面对太阳。④湘裙:指湖南出产的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⑤悄悄:形容静悄悄地。⑥无:没有。⑦阻:阻拦。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小令,写一位少妇因丈夫不归而产生的寂寞和哀怨。全曲以“纱窗外”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在纱窗外凝望、思念的情景
生查子 · 山行 莽莽万重山,何处堪投宿。此去有人家,坂上眠黄犊。 扶杖转山腰,败堵依修竹。采药未归来,青藓生茅屋。 注释版译文: 在茫茫的万重山峦中,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投宿的地方?这次前行有人家,山路旁有个小牛在休息。手扶拐杖转到了山腰,背靠着修长的竹子。虽然去采集草药但还没有回来,山中的小屋内生长出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生查子》之一
红豆与明珠,不识谁为宝。 红豆在心头,明珠空耳后。 珍重缕金衣,懒把蛾眉扫。 经岁复经年,看看红颜老。 注释: - 红豆:红色的豆子,常用来形容爱情中的思念之情,也可以指代相思之果。 - 明珠: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 - 不识谁为宝:不明白谁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 红豆在心头:红豆在心里,意味着对某人深深的思念。 - 明珠空耳后:明珠虽然美丽,但只能看到耳朵后面,无法触摸,无法感受到其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