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可
诗句原文: 舞落红衣起未休,水云乡里正飕飕。 五更清逼银塘露,六月凉生玉井秋。 飐浪低翻霞影乱,凌波轻弄锦香浮。 莫教吹醒鸳鸯梦,好送真人一叶舟。 注释解析: 1. “舞落红衣起未休”:“舞落红衣起”形容荷花随风摇曳,如同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舞动;“未休”意味着这种舞动并未停止。整体表达了清晨荷塘上的美丽景象。 2. “水云乡里正飕飕”:“水云乡里”指的是水边的云雾缭绕之地
【注释】 水中梅影:水墨画中的梅花。 澄澄寒碧映冰条,云母屏开见阿娇(阿娇:指美女)。 春色一枝流不去,雪痕千点浸难消。 临风倚槛云鬟湿,带月凌波玉佩摇。 最是黄昏堪画处,横斜清浅傍溪桥。 【赏析】 这首咏梅的词,以写景为主,兼寓情思。词作上片着重描写了梅花在水中的姿态和环境气氛。下片则侧重于写人,通过美人对梅的欣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全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用典贴切自然。 “澄澄寒碧映冰条”
【解析】 本首词是一首咏物之作,通过对花的吟唱和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卖花声:词牌名。 紫韵红腔:形容花儿颜色鲜艳。 几处又惊游冶梦:几个地方又让人惊扰了游手好闲者寻欢作乐的梦。 暗穿红雾楼台晓,清逐香风巷陌深:花悄悄地穿过红色烟雾弥漫的楼台,清风吹拂着小巷深处飘散的花香。 妆镜美人听未了,绣帘低揭画檐阴:梳妆照镜的女子还没有听完花事,便悄悄放下绣帘,掀起了画檐下的阴影。 【答案】
【注释】 水中云:水底的白云。 絮团冷蘸碧琉璃:像一团絮状的东西,冷不防地沾上了碧绿如琉璃色的水。絮团,指云。 舒卷还如湿未晞:像一团云,舒卷时就像刚刚洗过还没有完全干透一样。 苍狗倒随天影落:像一匹苍灰色的狗,跟着天上的云影落下。 玉鸾低入镜光飞:像一驾白玉雕成的鸾凤,随着镜子里的光辉飞舞。 浓遮晚浪摇秋月,淡隔晴漪漾夕晖:浓重的水汽遮住了傍晚的波浪,摇曳着秋天的月亮;淡薄的水气隔着水面
【注释】 水中月:水中映出的月亮。 晴波浸月:晴空下月光映照在水面上。 月波浮:水中的月影随水波荡漾。 玉兔凉生万顷流: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田野。 丹桂影沈江浦夜: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江边的丹桂。 白莲光浴海天秋:月光洒落在海面上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雾,宛如白色的莲花沐浴在秋天的海天之间。 鲛人泣罢珠犹湿:鲛人的泪珠还未干涸,珍珠仍然湿润透亮。 龙女妆残镜未收:龙女刚刚用完的镜子还没有收拾干净。
松化石 苔根藓干势棱嶒,不向山中变茯苓。 傲雪心顽龙蜕骨,啸风声断虎留形。 特坚节操磨今古,肯献瑰奇列丙丁。 底用区区梁栋具,直须炼补老天青。 注释: 1. 苔根藓干:苔藓植物的根部和茎干。 2. 势棱嶒(cēnɡ):形容岩石棱角分明,参差不齐。 3. 不向山中变茯苓:指苔藓植物不会变成茯苓这种菌类物质。 4. 傲雪心顽龙蜕骨:比喻苔藓植物在恶劣条件下依然坚强生长。 5. 啸风声断虎留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以松酿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松酿酒”这三个字是诗歌的主题,即诗人正在酿造一种名为松酒的饮品。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大夫何事亦餔糟,自恨争名爝火劳。 -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夫为何也来喝酒,自己只恨为了争夺名声而浪费时间和精力。”这里的“大夫”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行,他们一同来到这个场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诗意,把握关键词语,体会情感。“絮化萍”是作者自号,“絮”指飘飞的柳絮;“化萍”指漂浮的浮萍。“离人恨已多”,离别之恨已深,“水流云散为消磨”,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一切都在消解中,“半篙晴浪星无数,两岸东风雪几何?”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脱白定知沾化雨”,“脱白”指柳絮飞舞,“化雨”指春雨,诗人认为柳絮终将因春雨而沾尘
这首诗描述了煮茶的过程和感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龙芽香暖火初红”:描述茶叶被热水唤醒后散发出的香气,以及火炉中火焰的颜色变化,象征着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2. “曲几蒲团听未终”:指在简陋的竹椅上,听着煮茶的声音,感受着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3. “瑞雪浮江喧玉浪”:形容冬天的雪覆盖在江面上,形成美丽的波浪
【注释】 松枝火:指松树枝叶燃烧时,火焰呈红色的景色。藓骨:指苔藓的根。藓骨谁教劫火侵:是谁让劫难之火烧到了苔藓。破穷阴:打破穷冬的寒冷。鳞髯光动红云起:形容火苗闪烁,犹如红云在鳞髯间舞动。膏液香融紫雾深:形容草木燃烧后产生的香气如紫色烟雾一般浓郁。馀烬尚留霜后节:残存的火种仍在寒露之后依然存在。岁寒心:指松柏常青不凋的心志。有时焰起随风转:有时火苗随风而转,比喻形势变幻。苍龙涧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