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霆
《满江红·夜雨》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阕描述夜深人静,雨打疏檐的凄清景象;下阕则描写室内外的环境,以及词人的心情变化:既感叹旅途的艰辛,又期待春天的到来。 诗句释义: 夜深了,香气已经消散殆尽,稀疏的屋檐外传来潇潇的寒雨声。 穿着单衣,在微湿的篝火旁取暖,身边没有人陪伴。 灯火昏暗,独自守在孤寂的馆舍内,梨花落满了重门里。 我被斜风打断,吹折了一天的秋意,敲击着窗户纸。
【注释】宝钗:指妇女的一种头饰。瘦影怯西风:形容女子的身姿。屏山:指屏风上的花鸟画。小窗锦字:指书信。锦字,古代一种信札,用五色丝织成,上面有图案,所以叫锦字。 【赏析】此词上片写怨女幽思,下片写怨女寄书。全词写闺中人怨别怀远,愁绪万端。 「宝钗」二句,以宝钗、鬓云等典暗示其人之瘦弱。「屏山似近阳台路」,化用唐人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之意,暗示其人之幽怨
飞流直下,泻长空如练。溅沫寒崖玉珠乱。转山腰、万点苍雪侵林,林影外,一带白虹初断。 注释:水流迅猛而下,宛如白色的丝带,洒落在长空之中,溅起的水花犹如珍珠般散落在岩石之上。当水流绕过山腰时,仿佛万点苍白色的雪花侵入林中,使得远处的林木轮廓隐约可见,而近处的白色水痕则如同一道道白色的彩虹初断。这两句主要描绘了瀑布水流湍急、飞泻而下的情景,以及水流冲击岩石所产生的溅起的水花和白色水痕。 道人疏懒久
【注释】 罗帕:丝质的头巾。 玉钗:用玉石制成的发簪。 虚向蒲关:指虚度年华,白白地在蒲关驻马停留。 “伤心处”句: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是说由于伤心,夜深人静之时,难以入睡。 章台:古地名。汉时长安城东门名。《汉书》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后人遂以“章台”代指美女。 红叶:指落花,也喻爱情不专一。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写了作者在春天思念情人的心情。
【注释】 1. 堤柳:指河堤边的柳树。青丝:指柳条细长柔软,像少女的秀发一样。搓欲就:形容柳条已经长成了,即将垂下。初试:初穿或初上。罗衣:指丝织的衣服。帘幕寒仍透:指寒冷的天气里,窗户上的帘幕依然透出一丝光亮(意谓人虽已归来)。紫陌:泛指道路。尘香:指路上尘土飞扬,车马喧嚣。车马骤:指车辆和马匹众多,络绎不绝。太平:指社会安定。箫鼓:古代乐器名。村村有:到处都是。 2. 店舍:店铺。无烟
【注释】 ①烛影摇红:原为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忆秦娥》。 ②巧碧玲珑:形容竹子的颜色和质地。 ③绒痕:指竹帘上绣有绒线的痕迹。 ④湘箱:湘妃竹的箱子,这里指竹箱。 ⑤梁燕:屋梁上的燕子。 ⑥东风:春风。 ⑦参差:长短不一,参差不齐。 ⑧龟纹:龟甲花纹,泛指龟甲。 ⑨悬旌:挂在旗杆上的旗。 ⑩幽期:约会或秘密相会。 ⑪俏眉峰:形容眉毛修长而俏丽。 ⑫篆缕:篆书刻镂成缕。 ⑬画堂
诗句释义: - 锦障芙蓉,绣帘翡翠,画堂围护春风。 描述的是春天里的景象,锦制的帘幕如荷花般鲜艳,而室内装饰着精美的翡翠。整个画面环绕着春天的暖风。 - 宝钗金钏,高会尽仙容。 这里的“宝钗”和“金钏”是指女性饰品,可能指代宴会中的美丽女宾,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在聚会上尽显风采。 - 况遇良辰美景,香罗解,乐事无穷。 这里提到了美好的时刻和景色。"香罗"可能是指一种质地轻柔、香气宜人的织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上片写景。“风入井桐声碎”写暮夏之景。井桐即梧桐树,在井边生长,声音清幽;“天阔雁来迟”
【注释】 1. 兽鼎:古代盛酒器,形似兽头。销沉:指兽鼎中酒已喝尽。 2. 掩屏山、帘帏低下:形容室内陈设的豪华。掩屏山:屏风。帘帏:帐帷。 3. 昼长门闭:指白天太长,所以关上门。 4. 移尽花阴:把庭院内的花草挪开。 5. 春娇:指春天里的花朵和女子。惊旧约:惊扰了以往的约会或约定。 6. 转雕阑、曲槛深深:转动着雕栏上的栏杆,走过曲槛深深的院落。 7. 相见也,笑偎倚:如果能够相见的话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牛背稳于舟。身外无忧。醉来一枕梦巢由。惊起不知何处笛,斜日林丘。 注释:在牛背上像坐船一样平稳,没有烦恼。醉酒后一觉醒来仿佛梦见古代圣贤孔子和颜回(字子游)。醒来时不知道是在哪里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夕阳斜照下树林中的山丘。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牧童归家的词。开头两句写牧童骑牛归家的情景,“牛背”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童骑牛归来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