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霆
【注释】 ①珠帘:指用珠宝装饰的窗帘,常用以比喻美人。②眼穷云树:意思是眼睛看尽了云霞和树影。③篱菊黄时:篱笆边上的菊花开了的时候。④天南地北:形容相隔很远。⑤一日三秋,寸心千里:一天好像过了三个季节,心中的距离好像有千里之遥。⑥凌空双舄:凌驾在天空中的鞋子。⑦背斜阳、流水寒鸦:背着斜阳,听着溪水边寒鸦的啼叫。⑧罗带分香:即“分香卖履”,出自《西京杂记》卷三:“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注释】 苏武慢:词牌名,又名“慢雪溪山”、“醉花阴”。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转二韵。上片第一、二、四、五、六句押仄声韵,下片第一、二、三、四、五句押平声韵,第六句押仄声韵。此为小令。 涧水流瓢(jiàn liú):水瓢,盛水的器具。 桃花夹岸:指河岸两侧长满了桃花。 壶中日月:指在壶中度过的时光。 百鸟啼春,紫箫吹月:指春天里百鸟齐鸣和月亮升起时吹奏的乐曲。 烟水茫茫:形容景色迷茫
【诗句释义】 清平乐 · 夏:夏天的景色。 余花落尽,蜂蝶还成了一队。绿草覆盖在河洲,芳香的杜若嫩芽长出,一只只娇小的鸭子悠闲而困倦。 葛衣缕缕风微,白团扇上新词。想试着用碧筒煮酒,琵琶声催促换春儿。 【译文】 残花凋零,蜂蝶成群飞舞。草木丛生,芳草丛生的河滩上,一对对乳鸭慵懒地卧在那里。 葛衣飘飘,微风拂过,扇上的新词映入眼帘。想要尝试用碧玉杯煮酒,听着琵琶声催动着春天的离去。 【赏析】
《蝶恋花·春意》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作品。全诗如下: 借问春光今几许。杨柳梢头,一线轻黄缕。残月薄纱人乍起。胭脂冷淡梅妆洗。 试绾香云寒堕指。不道东风,作恶还如此。妆罢开帘呼盥水。笼中鹦鹉传言语。 注释: 1. 借问春光今几许:向别人询问春天还有多少时间? 2. 杨柳梢头,一线轻黄缕:杨柳树枝上,有一缕淡黄色的柳絮。 3. 残月薄纱人乍起:月亮渐渐西沉,薄纱般的云层刚刚散开,人们从梦中醒来。 4
【注释】 一剪梅 · 扇梅 斜绾香云倚镜台。春已输梅。人欲欺梅。护寒帘幕手初开。翠羽飞来。白雪飘来。 冷月寒云到玉阶。画角声哀。玉笛腔哀。春幡笑语遍城隈。传道阳回。喜是郎回。 【译文】 斜斜地挽着香云靠在梳妆台上,春天已经输给了梅花,人想要欺负那梅花。护住寒冷的帘幕,手刚打开,翠鸟飞来,雪花飘来。 在冷月寒云映照下的台阶上,传来凄切悲凉的画角和玉笛声,到处都是春天的笑声。城中到处都传道
水龙吟·杨花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属大石调。 杨花:一种小而轻的植物种子,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此词以杨花为引子,表达作者对春光逝去的感伤之情。 是谁断送春光,又柳絮、满空飞坠。长途飘泊,征衣轻薄,搅人离思。梦熟罗厨,脸消花靥,镜惊尘闭。傍妆台点点,随风散乱,几番欲下还起。 灞水旧时行处。遍长条、雪花如缀。红芳竟老,绿阴成叠,寸心愁碎。晓雨初晴,半归泥土,半随流水。卷珠帘、尽日留春不住
《风入松·秋怨》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此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上片,描写女子在深宅中的生活情景;下片,写女子因思念而引起的愁苦。此词以景起兴,由物及人,以女子眼中之景反衬其心上之人之远去。 译文: 曾经记得玉京城里有名流,丝竹按着梁州。娇美的秋波如春山一样淡,金莲小脚体态温柔。梳妆完毕乌云满镜,舞罢红锦缠头。 繁华生活一去不复返,门巷不堪承受秋天的凄凉。雕鞍游冶归来何处寻找
【解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菰米鲈脍、三秋景致和归隐生活,来表现作者的闲适之情。“菰米”、“鲈脍”是江南的特产,也是作者所喜爱的,故以“菰米香”、“鲈入馔”开头。“吴淞”指苏州城西的吴江口,这里借指家乡,“景属三秋”,即风景属于深秋季节。“好风如箭”,是说微风像箭一样快,“天际送归舟”,“归舟”即回家的船。“回首功名成一梦,归来松菊应羞”,意思是说,自己功名已成一场大梦,如今回来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又名“鱼蛮子”、“醉花间”、“采桑子”等。②蓑:一种用棕皮或草做的雨衣。③带:腰带。④鲈(lú)鱼:这里指鳜鱼。⑤菰米(gu):“菰”(ku)是茭白的茎,可食;菰米即菰的种子。⑥云台:指东汉时诸葛亮隐居南阳的隆中,后以之为隐居之地的代称。⑦汉:这里泛指汉代。 【译文】: 渔人披上雨衣,戴了斗笠,习惯了在烟雨中出没。傍晚回家,黎明出门,总是有酒相伴。喝醉了酒
这首诗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的《酹江月·寿张平甫》。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被称为程朱理学。在这首诗中,朱熹表达了自己对天地自然和宇宙万物的理解和看法,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云巢云譬道,巢譬天地,道学者号也。 (云)比喻大道,(喻)用来形容天地,(道)指道家学说或道理。 2. 乾坤空洞,是何年营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