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笠烟蓑披带惯。暮归晓出时相伴。村酒醉来无客唤。舟不缆。任风吹着芦花岸。
春水鳜鱼长尺半。秋风菰米浑家饭。为问云台兴甚汉。闲中看。海云江月无边畔。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又名“鱼蛮子”、“醉花间”、“采桑子”等。②蓑:一种用棕皮或草做的雨衣。③带:腰带。④鲈(lú)鱼:这里指鳜鱼。⑤菰米(gu):“菰”(ku)是茭白的茎,可食;菰米即菰的种子。⑥云台:指东汉时诸葛亮隐居南阳的隆中,后以之为隐居之地的代称。⑦汉:这里泛指汉代。
【译文】:
渔人披上雨衣,戴了斗笠,习惯了在烟雨中出没。傍晚回家,黎明出门,总是有酒相伴。喝醉了酒,也无客人来叫唤,只是任由船儿随波荡漾。任凭风吹着芦花岸。
春天江里的鳜鱼长一尺多长,秋天菰米是自家做的饭。我想问你,为何隐居在云台山,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闲适之中欣赏海云和江月,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渔家傲·渔舟》是宋代词人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词作以写渔翁生活为题材。作者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和对隐逸思想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志趣、抱负。
开头两句“雨笠烟蓑披带惯。暮归晓出时相伴”,写的是渔翁的生活状况。渔人经常在烟雨蒙蒙中出没,他习惯于带着雨具,披着斗笠。傍晚归来,天明出发,他总是有酒相伴。“鸥鸟忘机”四句,进一步描绘渔翁的生活。渔人喝醉了酒,也没有人来招呼他,任由船儿随着江水漂流。任凭风吹着芦花岸,任凭潮水涨落。
中间三句“春水鳜鱼长尺半。秋风菰米浑家饭。”,说的是渔翁捕鱼的情况。春水中鳜鱼长一尺多长,秋日里菰米是自己家里做的饭。“问君何事栖沧湾”五句,写渔翁的隐逸思想。渔翁向友人问到“为什么隐居在云台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渔翁在闲适之中欣赏海云和江月,无边无际。
结尾两句“海云江月无边畔”,写的是渔翁的心境感受。大海上的云彩,江边的明月,无限宽广,无边无际。
此词描写了一个渔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全词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隽永,意境幽雅闲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