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断送古今愁。落日下林丘。西风古道无人影,行囊薄、尘满征裘。暝色雁投何处,笛声人在高楼。
长途世事两悠悠。羁客倦遨游。秋容诗意知何在,寒鸦外、流水桥头。凭仗丹青会写,为予添个离忧。

【注释】断送:使……消失。古今愁:古今的忧愁。西风古道:指荒凉的古旧道路。无人影:没有行人的踪迹。行囊薄:行李简单,装得不多。暝色:傍晚时的景象。雁投何处:大雁飞向哪里。笛声人在高楼:笛声在高楼中响起。

两悠悠:指人世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羁客倦遨游:被旅途劳顿而疲倦的人。秋容诗意知何在:秋天的景色和诗情画意在哪里?寒鸦外、流水桥头:乌鸦在河桥之外,水波潺潺。凭仗丹青会写:借助画家的本领来描绘。离忧:别离之忧。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联想,把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态度,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和哀怨。全词以“风”为线索,从“落日下林丘”,到“暝色雁投何处”,再到“流水桥头”,由远及近,由景入情,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愁,抒发了一种悲凉的人生感慨。

第一句“青山断送古今愁”是全词的主题。这一句既写出了青山的永恒不变,也暗示了人的愁绪的无穷无尽。青山虽然不会老去,但人世间的变化却是无法预料的;同样,青山也不会因为人类的悲伤而改变它的面貌,而人世间的变化却常常伴随着人们的痛苦和悲伤。因此,这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的永恒不变,又表现了人类的痛苦和悲伤。这种对比使得全词的主题更加突出。

第二句“落日下林丘”是全词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夕阳西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变幻。这句中的“林丘”是古代的一种地理名词,指的是山丘上的森林。这里的“林丘”既可以指具体的山丘,也可以指抽象的人和事。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西风古道无人影”是全词的关键所在。这句话通过对西风古道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西风古道是古人用来描述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道路,它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不易。在这里,西风古道没有行人的踪迹,意味着没有人能够陪伴自己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孤独感。

第四句“行囊薄尘满征裘”是全词的第四句,描绘了一幅旅途劳顿的场景。这里通过描写行囊的简单和尘土的满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

第五句“暝色雁投何处”是全词的第五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美景。这里通过对夕阳西下和大雁飞翔的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第六句“笛声人在高楼”是全词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高楼之中有人吹笛的场景。这里的“人在”既可以理解为有人在吹笛,也可以理解为有人在聆听笛声。无论是哪种理解,都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这种亲密的关系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第七句“长途世事两悠悠”是全词的第7句,描绘了一幅旅途劳顿的场景。这里通过对旅途劳顿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厌倦和疲惫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这里的“两悠悠”既可以理解为旅途的劳顿,也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变迁。这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词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第八句“羁客倦遨游”是全词的第8句,描绘了一幅疲惫的旅人形象。这里的“羁客”既可以理解为疲惫的旅人,也可以理解为被束缚的人。在这里,“羁客”与前面的“长途”相互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第九句“秋容诗意知何在”是全词的第9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和诗情画意的场景。然而,这里的“知何在”却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失落的感觉。这里的“秋容”既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景色,也可以理解为诗情画意。这两者在秋天的背景下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然而,这种美感背后的失落感却让人们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第十句“寒鸦外、流水桥头”是全词的第10句,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这里的“寒鸦”既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象征。它在这里不仅代表了冬天的到来,也代表了人生的结束和生命的消逝。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表达,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悲凉和寂寥的氛围。

第十一句“凭仗丹青会写”是全词的第11句,表达了一种渴望得到慰藉的愿望。这里的“丹青”既可以理解为绘画艺术,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才华。在这里,诗人希望通过丹青来记录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和悲伤。然而,这种愿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无助感和无奈感。

第十二句“为予添个离忧”是全词的第12句,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忧虑。这里的“离忧”既是对离别的担忧,也是对未来的忧虑。这种忧虑使得诗人感到痛苦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离别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恐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变迁的感慨和哀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