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袅长虹,钩弯新月,几向禹门垂钓。掣碎鳌头,踏翻桃浪,壮志已乖年少。龙虎飞腾,风雷际运,梦想玉堂书诏。挺乌纱、豪气填胸,长剑欲摩天表。
回首处、数亩苍烟,半窗红日,依旧野花啼鸟。登山临水,弄月吟风,舒啸响惊云杪。雪案经书,萤窗灯火,历览古今俱了。看明年、雷动皇都,驰马杏园春晓。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默写。要求考生根据诗歌内容,结合题目提示,进行正确、规范书写。本题中易错字有“竿”“钓”“掣”“鳌”等,答题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

①竿袅长虹(长):形容竹竿很高;竿:指竹竿;袅:延伸的意思,这里指高;②钩弯新月:比喻月亮形状弯曲像钩子;钩:指弯月;③几向禹门垂钓:几度到大禹治水的地方去垂钓;禹门,即大禹治水的龙门山;④掣碎鳌头:比喻把龙鳞都斩断;掣:用刀切断;鳌:传说中的动物,又称蛟龙;⑤踏翻桃浪;比喻将花浪踏平;桃浪:桃花盛开时波浪翻滚的样子;⑥龙虎飞腾:比喻像龙虎一般腾飞;风雷际运:风云际会,指时机到来;⑦梦想玉堂书诏:梦中梦见皇帝下诏书;玉堂:皇宫中的殿堂;⑧挺乌纱:戴着乌纱帽;豪气填胸:充满豪情壮志;⑨长剑欲摩天表:长剑想要磨亮直刺天空;天表:天空;⑩回首处、数亩苍烟,半窗红日:回头望去,只见几顷青翠的草地,半边窗户挂着红彤彤的太阳;苍烟,青色烟雾;数亩,几顷;苍烟,青色烟雾;①野花啼鸟:田间的鸟儿鸣叫,野外的花丛里传来阵阵花香;啼鸟,鸟叫声;⑩登山临水:登山临水,指游历山水间;弄月吟风:在月光下吟咏;吟风,指作诗吟诵;③舒啸响惊云杪:放开喉咙大声呼啸,声音足以使云彩惊动;云杪,云彩的尖端;③雪案经书:雪花般的案桌上放着经书;雪案,指雪花般洁白的桌子;萤窗灯火:萤火虫般的窗户上点亮了灯光;萤火虫,一种昆虫,发光如萤,常用来比喻微弱的光亮或星星之火;历览古今,俱了:纵览古今典籍,无所不通;历览,遍览;俱了,全部了解。

【赏析】

此词以苏武被黜为题,抒写其失意之苦与抱负难酬之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起首三句描写苏武被贬后的失意心情。“竿袅长虹,钩弯新月”,意思是说:那长长的竹竿高高地伸展着,如同长虹一样;钩弯的新月,仿佛挂在天上。“几向禹门垂钓”,禹门是大禹所治水的山峡名。这里用“垂钓”代指隐居。“掣碎鳌头,踏翻桃浪”,意思是说:他挥动着手中的利刃,把鳌鱼的头颅砍得粉碎;他脚踏着波涛汹涌的浪花。“壮志已乖年少”,意思是说: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殆尽。这一句表达了苏武失意后的心情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接下来,“龙虎飞腾,风雷际运,梦想玉堂书诏”,意思是说:龙虎在天地之间飞腾,风云际会之际,他梦想着能像皇帝那样得到朝廷的重用。这四句通过描绘苏武失意后的孤独、悲凉以及内心的激荡,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壮志未酬、壮心不已。

下片开始转入现实生活。“挺乌纱,豪气填胸,长剑欲摩天表”,意思是说:他头戴乌纱帽,豪情万丈充盈于胸间,手中握着的长剑已经磨快,想要磨砺得直刺蓝天。这四句描绘了他的志向与行动。接着,“回首处、数亩苍烟,半窗红日”,意思是说:回首望去,只见几顷青翠的草地,半边窗户挂着红彤彤的太阳。这两句通过描绘苏武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进一步衬托出他的失意与孤寂。然后,“依旧野花啼鸟”,意思是说:野花依旧在啼叫,鸟儿也依然在歌唱。这一句描绘了苏武归隐生活的美好景象。最后一句“登楼临水,弄月吟风”,意思是说:登上高楼,面对山水,一边吟诗一边赏景。这是苏武归隐后的生活情趣。整首词通过对苏武被贬后失意心情的描绘,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苏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