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初圆,罡风犹劲,剪破彤云万里。桂影扶疏,嫦娥清冷,白玉楼头似水。银花作阵,火树迷空,照见离离珠蕊。想蜀天积雪,峨嵋崖下,佛灯如此。
何须问、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箫鼓声中燕喜。竹叶横窗,松阴满径,有个幽人在里。白眼谁同,青樽易歇,赤脚层冰游戏。应难寻、千树梅花,长笛一声而已。
【注释】
1.皓魄:明亮的月亮。
2.罡风犹劲:狂风依然强劲。
3.剪破:把云割开。
4.白玉楼头似水:指月色如水,洒满白玉般的楼台。
5.银花作阵:指元宵的灯火像银花一样排列成阵势。
6.离离珠蕊:指灯上珠状的小灯花。
7.想蜀天:指四川的天空。峨眉山在四川省。
8.双凤、六鳌:神话中的鸟和兽。双凤指凤凰,六鳌指鳌鱼。
9.箫鼓声中燕喜:指元宵节热闹非凡。
10.竹叶横窗:指窗外有竹叶飘落。
11.青樽易歇:指酒容易喝光。
12.赤脚层冰游戏:指雪地玩耍。
13.千树梅花:指树上开满了花。
【赏析】
这首小令是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姊妹篇。词的上片写元宵夜的景色,下片则借元宵之夜的景色抒发作者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索。全词以元宵为题材,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元宵夜景图,并借此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索。
“皓魄初圆,罡风犹劲,剪破彤云万里。”这几句是说元宵夜晚空明亮,明月当空,风力强劲。月光将天空照得通红。“剪破”二字写出了风的力度之大。“剪破”后,云被风刮得四散而去,形成一片万里无云之景。“桂影扶疏,嫦娥清冷,白玉楼头似水。”这里写的是桂花树影,洁白的楼台,清澈的嫦娥形象,都是描写元宵佳节时的美好景象,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银花作阵,火树迷空,照见离离珠蕊。想蜀天积雪,峨嵋崖下,佛灯如此。”这几句写的是元宵之夜,灯火辉煌,如同白花组成阵势,火树银花,照亮夜空,使大地上的灯火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而在这美好的元宵之夜,四川的上空还下着大雪,峨眉山下佛寺里燃起的灯火依旧灿烂耀眼。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元宵佳节时人们欢度节日的情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何须问、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箫鼓声中燕喜。竹叶横窗,松阴满径,有个幽人在里。白眼谁同,青樽易歇,赤脚层冰游戏。”这几句是说不需要去问天上的双凤、水中的六鳌是否在云中或海中欢庆,也不必管那些在箫鼓声中欢乐的人。窗外有竹叶飘落,松树下有行人经过,有一个幽人在里面独居生活。他白眼相对(指看不惯),青尊易醉;在冰雪中赤脚行走,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应难寻、千树梅花,长笛一声而已。”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很难找到那么多的梅花树,只有吹起长笛才能表达出来心中的感慨。这里的梅花代表的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代表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小令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