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悽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街,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解析】

本诗是一首词,写景抒怀,情景交融。“红烛泪深人倦”,点明时间是夜阑时分,以“人倦”表现主人公的愁苦之情,“情高转抑,思往难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把主人公的愁苦之情和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主人公在寒夜中的孤寂、凄凉,表达了他无法排遣的愁苦之情。最后两句,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南枝明月,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料南枝明月”一句,化用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句意,表达出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答案】

①愁苦之情。②思乡之情。③孤独凄清之情。④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译文:

愁绪入云,天气寒冷,霜冻重重,蜡烛泪下,人已困倦。思绪高远而难以抑制,思乡之情难以回归。风声中断,天街迢递,只见更鼓声响彻。枉然令人回首往事,少年时丝竹玉容歌唱,如今都已不在。凭栏眺望,百感凄凉,只有庭院中冷月闲花。珠帘绣幕,有人倾听吗?有人倾听,也会肠断吧?除却塞鸿,城乌也替人惊惯了。料想那南枝上明月应会减半其光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阕主要写景,下阕则主要抒情。上阕写夜宿边关,见雪中明月、寒鸦、孤灯;下阕写登楼远望,闻笛哀鸣、思归、念远。全词以夜为线索,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