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这首诗的作者汪廷器,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擅长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尤以水墨山水最为出色。他的诗也富有特色,善于表达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题汪廷器冰雪盟卷 徂徕公,渭川子,孤射仙人相鼎峙。平生不啻刎颈交,冷面铁心无彼此。 天寒地折万木僵,满眼冰雪人走藏。三君独不改颜色,特立乾坤如雁行。 牡丹芍药谁主张,敢作花相称花王。毅哉三君渺何许,倏见精神照溪渚。 虚堂白日光射人
【译文】 夜深,秋风在中林呼啸,我枕上听到它的声音。 虚堂里耿耿不寐,斗冷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 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 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 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 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 故园梦依稀,摇落西风吟。 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 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九月八日夜,他枕上听到秋风大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诗。
这首诗是袁炼师道钦还住南京朝天宫时所作。 【注释】 1. 吴王铸剑处:指吴王夫差在冶城铸剑的地方。 2. 榛莽无馀城:形容荒凉,没有人烟。 3. 福地岂终閟(bì闭):美好的土地怎么能永远关闭呢?閟,同“闭”。 4. 重开似蓬瀛(péng yíng蓬瀛:传说中的仙境) 5. 琳宫起璇榜:琳宫,宫殿的美称。璇榜,刻有花纹的石碑。 6. 掩映千花明:花木丛生,掩映着石碑。 7. 肃肃演朝仪
这首诗是诗人在题吴原博谕德医俗亭的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键的关键词,包括“篁墩”、“筼筜谷”、“长怜”、“砭予俗”、“潇洒延众绿”、“清吟答天籁”、“尘鞅谢烦逐”、“分明食肉相”、“林下福”、“斋居开墨本”、“风采如植玉”等。下面是对这些关键词的详细解释: - 篁墩(Huándūn): 这是地名,位于浙江绍兴,诗人在这里有深厚的家乡情怀。 - 筼筜谷(yún táng gǔ): 筼筜是一种植物
功臣庙下作 礼官四时奉蒸尝,令典与国同无疆。 锡封赐履遥相望,山河带砺分天章。 至今一二传世芳,馀者中微殊可伤。 安得司勋彻圣听,两汉故实芸编香。 摩挲丹青落日黄,一时际遇思明良。 陆机有颂愧莫续,风云飒爽天茫茫。 【注释】 ①“功臣”句:指功臣庙祭祀功臣的仪式,每年春秋二季都要举行,以示对功臣的尊崇。“奉”意为“供奉”。“蒸尝”即“享祀”。②“令典”句:指国家的典制,与国家同样长久
这首诗是次韵题孔融伯隐君画菜。诗人在欣赏了孔融伯隐君的《菜图》后,有感而发,用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古代圣贤教诲的敬仰。 首句“忽忽青满眼,开卷足相慰。”意为:眼前一片绿色,让人心情愉快,翻开书页也足以安慰心灵。诗人用“忽忽”形容心情的愉悦,用“青满眼”描绘眼前的景色,用“开卷足相慰”表达读书带来的慰藉。 次句“墨田纷雨甲,笔缕粲星纬。”意为:墨色泼洒如雨
您提供的网页链接内容是关于明代著名诗人程敏政的诗歌《送仰进卿给事佥宪四川》的介绍。该网页详细解析了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包括诗中的各个部分及其含义。例如,它解释了“天子念饥岁,方勤西顾忧”表达了天子在饥荒之年对西陲的忧虑;“川陕本相接,君子可淹留”则描绘了川陕地区的连接性以及君子在此留下的可能性。同时,还提到了诗中的关键词“文石陛”、“提印走列府”和“功名当骏发”等
译文: 在鸡鸣山边的英雄坊,朱红的大门半掩着青松长。 功臣庙里供奉的是洪武年间的食客,我刚刚下车就进去拜谒。 元勋们都辅佐过皇帝,六王并排坐着,神情庄重。 左边是李将军,右边是邓将军,沐英最小,他的胡须如霜。 穿着礼服,头戴冠冕,他的衣服垂挂着,像雁行一样排列整齐。 公侯十六人,分两傍,金貂、玉带相辉映。 点燃一炷香,我叹息三声,却走向苔阶看画廊。 突然从真武帝那里得到起兵的机会,人才辈出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殷质南归,是因学业有成,而受到师长的赏识,故作此赠别之词。首句点明殷质“少子”的身份,二句写他业成不荒嬉,第三句写他寻师过浙,不怕路途遥远艰辛,四句写他在南京角艺出众,五至八句写他入太学时,受到教习者的赏识,九至十二句写他入太学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十三、十四句写他在太学受教于名贤,十五句写他对诸生有恩,十六句写他离亭饮酒,十七句写他乘船返京,十八句写他的兄弟在京城做官
送槐塘族孙浚之上舍南归今年喜子升辟廱,一身远逐南归鸿。 堂上双亲寿且乐,正当月满三秋中。 明年月色亦如此,秋试文章勉吾子。 注释: 1. 今年:指的是今年。 2. 子升辟廱:子升指你的兄弟或侄子被提升为官。 3. 一身远逐南归鸿:形容你将要远走他乡,就像南方的大雁在秋天南飞一样。 4. 堂上双亲寿且乐:意味着你的父母在你即将离开时已经过世,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5. 月满三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