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作品,题为《夏太常竹为刘太守题》。下面将逐一对诗句进行翻译并赏析: 译文 1. 平生最爱文湖州:“平生”指的是作者的一生中,“最爱”表示他对某个地方或事物有着特别的喜好。“文湖州”指的可能是湖州(今属浙江),一个以文化和艺术闻名的地方。 2. 挥毫落纸涵清秋:挥毫意味着挥笔写字,落纸是指书写在纸上。这里的“涵清秋”形容文字蕴含着秋天的清冷与深邃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平仄韵脚相间,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一联:子向皇都来,我向皇都去。-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指诗人)来到京城(即皇都),我(指诗人自己)也准备离开京城。这里的“来”和“去”都是动词,用来表达动作。 第二联:相见下邳城,各诵离筵句。-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分别的时刻,我们站在下邳城下,各自诵读离别的诗句。这里的“下邳城”是一个地名
我闻西方极乐囿,获登彼岸真非偶。 三千大千诸佛子,中有一人无量寿。 佛言我教本寂灭,有不是无无是有。 汝寿无量何以故,一点光明终不朽。 光明一点有明暗,白牛便向恒河走。 无量寿者合掌言,我今不净亦不垢。 跏趺坐阅人间世,不用寒山竹笤帚。 南山长老有性空,五蕴一生能自守。 南山有石解点头,试与对之相夘酉。 针头之性空不空,大笑一声狮子吼。 我观性空老不衰,本来面目无妍丑。 朝暮一盂脱粟饭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不知此本尚在否,抚卷益觉心怦怦。 石田沈君最博雅,重购所得人皆惊。 装潢完好无璺裂,入手坐见增光荣。 郭生斯图乃其一,馀者往往皆精英。 题诗有暇或临扫,也以丹青吴下鸣。 闻君家住湖水侧,青山古木相回萦。 何时倚棹一寻访,君当倒屣来相迎。 翩然坐我竹窗下,石鼎细呼春茗烹。 挥童开奁取卷轴,甲唐乙宋聊相评。 旁人定诮太古癖,尘襟且拟冰壶清。 却愁玩物犯祖戒,未敢先输他日盟。 注释:
【注释】 淮树:指江淮一带的树木。 何:多么(副词)。 苍苍:高大的样子,形容树木茂密。 下汤汤:水流浩荡的样子。 荏苒:草木茂盛的样子。 圭璋:古代帝王、诸侯所佩玉器的一种,比喻人才。 高捷:科举考试中选为进士。 方:才。 縻:同“系”,束缚。 幡然:改变原来的意向。 沧浪:水深,多波涛。 君父心:君王对臣民的关怀和爱护之心。 清梦绕庭阙:清夜梦中,我徘徊在宫殿的门前。 遐思在羹墙
这首诗是关于一幅描绘四仙图的诗,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不见升天翼,冷然解御风。 - "不见升天翼":指的是四仙图中的仙人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有翅膀升天。 - "冷然解御风":描述了仙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态度,即冷静地应对风力。 2. 当时观水趣,可与仲尼同。 - 这里的"仲尼"是指孔子,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 "可与仲尼同"
【注释】 1.钟馗:传说中的捉鬼神将。 2.周可大:北宋诗人,曾为宪使。 3.阴风萧萧:形容山雨欲来时天气寒冷、压抑的气氛。 4.老馗夜踏山雨残:指钟馗夜间在风雨中行走,形象地表现其行路之艰难。 5.中执法:唐代司法官名(一说即今之司法官)。 6.唐衣冠:唐时衣冠,指唐代的服饰、仪容。 7.骊山:地名,在陕西临潼县东,为唐朝皇家陵园所在地。 8.上帝毋烦六丁走:指不用劳烦六丁力士驱赶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诗题“寄题婺源沙阳宗家二书院”指的是诗人对沙阳宗家的两位书院的题咏。 下面是逐句解释: 泠泠梓水源,郁郁青山趾。 泠泠:清亮的声音,此处形容流水声。梓水是流经婺源县的一条主要河流。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青山趾:指山脚下或山脚处的景象。 中有两书堂,如鹄东西峙。 中有:指书院内。书堂:古代学校里教授学生的场所,也泛指学堂。 鹄:大雁,这里借指学子。东西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咏史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富含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将一一解释诗句的含义: - 节1:“一节已云寡”指的是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之一“妇道”中“节”的要求,即要坚守贞洁。这里用“寡”字来形容节妇的孤独和不易。 - 节2:“联芳良独难”中的“联芳”是对女性美德的一种赞美,如花一般芬芳;“良独难”则表达了只有极少数女性能够做到。 - 节3:“伟哉程氏妇
【注释】 假宿胥门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胥门,即胥门驿。胥门驿是古代驿站之一,位于吴淞江边,为来往船只停靠之点。竹扉常反关:竹篱笆的门户经常关闭。石湖,即杭州西湖。治平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岸,为南宋孝宗赵昚所建。山,指钱塘江潮。居然石湖里,隐映如一寰:仿佛置身于石湖之中,隐映于一片水波之中。居然,似乎。隐映,隐约显现。寰(huán),四周环绕的地方。 久销歇:长期销声匿迹。 繁华久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