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长物元无几,从容位置间。 瓜皮垆色绿,蕉叶砚文斑。 攲枕聊支倦,摊书小破闲。 丁宁儿女遍,家事勿相关。 注释: - 长物元无几:指的是家中的东西很少。 - 从容位置间:在摆放东西时很从容不迫。 - 瓜皮垆色绿:用绿色的瓜皮来擦拭炉子。 - 蕉叶砚文斑:用蕉叶作为砚台的衬垫,上面有斑驳的痕迹。 - 欹枕聊支倦:斜靠在枕头上以消除疲劳。 - 摊书小破闲:把书籍摊开,让它们暂时休息。 - 丁宁儿女遍
皆山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名为“皆山阁”的山阁里的生活,通过描写他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展现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 译文: 终日不出户,冯高兴自长。 溪水山峦供画本,烟雾缭绕润琴床。 药草烹煮成菜肴,松脂制成香。 孩童们报来奇事,邻家孩子想偷笋子吃。 注释: 1. 皆山阁: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座山中小屋或是山中的亭台楼阁。 2. 冯高兴自长
【注释】 过雁湖:经过雁湖。奉访:去拜访。甫草先生:名大成,字甫草,号学山,四川人。唐末蜀中诗人。诗有《学山集》行世。学山草堂:学山先生的别墅。率尔:随意的样子。呈:献上诗稿。三首:指《奉寄学山草堂二首》。其一:第一首。溪流凡数转,始得到君家。溪流:小河。凡:凡是。数转:几转。始到:才到。君家:你的家。 香稻连畦暗,疏杨护岸斜。香稻:长势良好的稻。连畦:连续成行的畦地。暗
冒雨自相城至四泾 冒着大雨从相城出发到四泾。 极望承悠悠,炊烟逐水流。 极目远望,水天一色,炊烟袅袅,如随水流。 凫鹥争喜雨,荷芰最宜秋。 野鸭和鸳鸯竞相欢迎着春雨,荷花和菱角是最适合秋天的。 绕岸修残坝,当门系小舟。 绕过堤岸的残坝,把小舟拴在门前。 此中营卜筑,何啻似浮沤。 在这里经营营造自己的家园,哪里比得上这水上的浮沤呢? 注: ①相城:古地名,今浙江萧山西北。 ②凫鹥(fúyī):野鸭
与诸生步西虹桥入镜水积善二庵 花辰得快晴,散策出柴荆。 港断呼舟度,村深缭岸行。 迎人篱下犬,留客柳间莺。 茶甘笋味清
诗句释义 1 结巢层石上,绝似鸟窝禅:描述的是凤巢和襌师在岩石上筑巢的情景。"结巢"指的是筑巢,"层石"表明位置较高,"绝似鸟窝禅"形容其形状和环境与佛门修行时的静谧、简约相仿。 2. 每撒悬崖手,频垂入室拳:这里描述了襌师从高崖上抛下食物的动作,“悬崖手”形象地描绘了这动作,同时暗示着生活的艰辛或对食物的珍视。"频垂入室拳"则描绘了他们将食物放入屋内的动作。 3. 熟收檐角豆,清瀹涧心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雁湖奉呈张侍御》。诗中通过描写孟浩然在雁湖边与张侍御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张侍御的敬仰之情以及渴望与其结交的愿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1. 生事五湖濒,终年稳寄身。 注释:我一生生活在五湖附近,始终把这里当作我的家。 赏析:孟浩然以“五湖”指代自己的家乡,表达了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安定。这里的“终年稳寄身”,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
【注释】 深秋风物好,小妇职砧刀。 肥脆粗宜臛,尖团薄带糟。 长腰供软饭,短水具新醪。 未负便便腹,摩挲老兴豪。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妇人烹制湖蟹与野鸡的情景。首联点明节令,写秋景佳丽;颔联写湖蟹之特点;颈联写野鸡烹调方法;尾联写妇人烹饪技艺娴熟,兴致颇高。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致盎然
注释: 1. 北屋:指农家的房屋。 2. 桑榆数里斜:桑树和榆树在夕阳下的影子,形容农村景色。 3. 岁功:一年的农事成果。占社日:祭土地神的日子。 4. 雨候:天气情况。卜朝霞:预测朝霞出现的时间。 5. 伐竹缘编䒼(jiǎn):砍竹子用来编织篱笆。䒼(dī):用竹子编织成的篱笆。 6. 潴泉为沤麻:把积水用来沤麻。潴(zhū):积水。沤(ōu):浸,泡。 7. 齐民:平民百姓。书未熟
诗句注释: - 舣楫入柴荆:停船进入柴门,形容进入简朴的居所。 - 儿曹识姓名:孩子们能认出你的名字和身份。 - 何妨供小摘:不妨摘些水果解渴。 - 未可杀能鸣:可能有些东西不能杀死却可以听到声音。 - 野蔓钩衣乱:野草缠绕衣服很杂乱。 - 溪风惹袂清:溪边的风拂动衣袖很清新。 - 时艰身老大:国家困难时期,自己已老迈。 译文: 停靠船只进入柴门,孩子们认得我是谁。 不必担心会伤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