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不出户,冯高兴自长。
溪山供画本,烟霭润琴床。
药草烹为馔,松肪艺作香。
儿童报奇事,邻笋欲捎墙。
皆山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名为“皆山阁”的山阁里的生活,通过描写他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展现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
译文:
终日不出户,冯高兴自长。
溪水山峦供画本,烟雾缭绕润琴床。
药草烹煮成菜肴,松脂制成香。
孩童们报来奇事,邻家孩子想偷笋子吃。
注释:
- 皆山阁: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座山中小屋或是山中的亭台楼阁。
- 冯高兴自长:这里的“冯高兴”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因为他能够整天留在家中,没有外界的干扰。
- 溪水山峦: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溪水潺潺,山峦起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 烟霭润琴床:这里的“烟霭”指的是山间的云雾,而“润琴床”则是说这些云雾给琴床带来了一种滋润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为琴声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气息。
- 药草烹为馔:这里的“药草”是指各种草药,而“烹为馔”则表示将这些草药烹饪成食物,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 松肪艺作香:这里的“松肪”指的是松树的油脂,而“艺作香”则表示将这种油脂制作成香料或者香气。这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 儿童报奇事:这里的“儿童”指的是山中的孩子们,而“报奇事”则表示他们向诗人报告了一些新奇的事情,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动物行为或者是其他有趣的事情。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邻笋欲捎墙:这句诗描述了邻居家的孩子想要偷摘山中的竹子的情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资源或者没有得到合适的指导,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这展示了诗人对于邻里关系的观察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皆山阁”为题,描绘了诗人在这座山阁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过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他享受着山林美景带来的宁静和舒适,同时也关注着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践行。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