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译文】 十月十八日夜晚,震泽大风大作,第二天大雪异常,第三天甲子日早晨大寒。 弱小时逃离尘世网,一勇以求志。 折旋四十载,竟日坐有累。 大拙使为巧,小朴使为器。 用是役于人,夫岂足言智。 飘风鼓具区,如我长噫气。 追惟年运往,通夕遂忘寐。 圣人罕言命,天道殊难致。 委顺待未来,馀日敢终弃。 【注释】 震泽:在江苏苏州附近。 弱龄:年少之时。 逃世网:摆脱世俗网罗。 一勇:一次努力。 折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读懂诗的内容,抓住诗眼“墨龙”,结合注解和注释,理解诗意。然后概括诗句的大意。最后根据内容进行赏析。 (1) “高昌世子”是唐代高昌王李晟之孙。李晟,唐朝初年名将,封郑国公。李晟之子李忠,娶唐肃宗女临川长公主为妻,生三子:李皋、李皋之子李弇、李弇之子李弇之子李皋。李皋字楚材,号高唐人。 (2) “墨龙”指高昌王的孙子李皋。开元年间
【注释】 昆冈:昆仑山。苍璧:玉器,这里指美玉。苍,青白色;璧,圆形的玉器。有之利有馀:指拥有苍璧的好处很多。论爵(jué):评断爵位。论富不能逾:指论富不能超过这个界限。达生命之情:通晓人生情理。顺生以自娱(yú):顺着自然规律而自我娱乐。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和人生道理的看法。诗中说“不爱昆冈玉,不爱江汉珠”,这是说人不应该贪恋富贵荣华;“爱己有苍璧,有之利有馀”
这首诗是诗人虞集为张可久的诗集所作的序言。下面是逐句释义: 昭代千龄运,斯文一柱功。 昭代,即指元代,一个辉煌的时代;千龄运,意味着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斯文一柱功"是指张可久在元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像一座柱子一样稳固和重要。 初当延祐日,晚识广陵公。 延祐是元朝皇帝年号之一,张可久在这个时期出生或生活,所以他对当时的元朝有一定的了解。“广陵公”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这里用来比喻张可久本人。
【注释】: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译文: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陈秉彝在一次与友人晋卿的宴会上饮酒作诗。首句“身扶老人杖”和“衣忆慈母线”,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第二句“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注释】 茅山:即茅山道院,位于今江苏句容县茅山。四十四代宗师:指茅山第四十四代宗师牧斋真人。华易:唐玄宗时,道教羽士王远,号华阳子,常以道服见人。许:希望。龙节:道士之杖也。披:披衣而卧。只忆:只记得。山中乐:在山中快乐。宁期:岂愿。南岳剑:南岳的宝剑。赤城师:《庄子·外物》载:“南方有鸟,其名为蒙鸠,以羽为巢,以桑为橑,天地之间,令鸟为雌,未尝见。”《尔雅·释地》郭注:“南岳,衡山;赤城
【注释】 “滨洲”,水边。“云巢图”,即画云巢的图画。 苍山(苍山,指峨眉山):青翠的山。不受寒:“不经冬”的意思,指山高林密,冬天也温暖如春。 “裹以白兜罗”:用白色的布包裹。兜罗是梵语dūr的音译,指白色丝绸。 “借云以为暖,我意不在多”:利用云来取暖,我的意念不在于云的数量多少。 “小营丹鹤巢”:在小地方营建了红色的鸡窝。“营”,动词,筑。 “高栖翠云柯”:在青翠的树梢上栖息着。“柯”
【注释】 春山晴霭图:春天的山,晴天的云雾。 危亭面悬瀑,深坞著茅堂:一座危亭面对着瀑布;在深深的山坞中盖了座茅草堂。 群木相掩薄,风披如有香:成排的树木相互遮盖着,好像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飘来。 避世真乐土,欲往川无梁:这里真是避世的好地方,但去那里的路上没有桥梁可以过河。 隐沦倘见招,岁莫从徜徉:隐居的人如果被招请,就该到那儿去;到了年末,只好在这里徘徊。 【赏析】
再赋天池 巃嵷古墩邱,泓潭浸其股。 金碧争荡磨,穿穴稍旁午。 斩松罗石榻,玄芝错神浒。 遥应玉女盆,润及黄精圃。 注释:巃嵷:高峻的样子。古墩邱:古老的土山。泓潭:深潭。股:大腿部分的水。金碧:黄金和碧绿的玉石,这里指水色。荡磨:波纹。穿穴:洞穴。稍:稍微的意思。斩松:砍伐松树。罗石榻:雕刻成石床。玄芝:黑色的灵芝。错:交错。神浒:神仙居住的地方。遥应:远相呼应。玉女盆:仙女洗澡用的盆子。润及
诗句输出 春风飒然至,幽人午梦醒。遥见池塘绿,不知春草生。如何骑马客,亦向梦中行。 译文输出 春天的微风轻轻地吹过来,让隐居的人从午睡中醒来。他远远地看到了池塘边的新绿,却不知道春天的小草已经开始生长。一个骑马的客人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似乎他也在梦中行走。 注释输出 - 春风飒然至:形容风声。飒然:形容风声。 - 幽人午梦醒:幽隐之人。午梦:中午的梦。 - 遥见池塘绿:远处看到池塘边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