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亨贞
【注释】 春草碧:春天的野草是碧绿色的。 儒冠不解明韬略:戴儒帽不懂用兵打仗的策略。 云门约:在云门山中相会。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将头下垂以逃避战乱(“垂”即垂头),寄托自己像秋天的鹤一样飘泊不定,生活在荒冷的蕙帐之中,心中怀着对战争的怨恨和悲凉。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指诗人年老体衰,归隐林下,心境仍与当年无异。
【注释】 春草碧:春风拂过绿草,一片碧绿。 岁寒归计曾商略:岁月已至深冬,回归故里的计划已经多次商议。 辜前约:违背了以前的约定。 儒冠已负平生:已经辜负了一生的儒帽,即未能实现做官的梦想。 不羡扬州去骑鹤:不去羡慕在扬州乘着白鹤飞升。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头发蓬松、满脸风霜,但心情依然如旧。 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只有像郢州那样才华出众的高士,才会被砍伐树木的风所青睐,削去枝叶。 相见向行藏
【译文】 暮云起,在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道人烟浪里,信笔赋诗,千古无此。 吴头楚尾,问旧日陶朱邻里,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 吟倚,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纷纭闹紫。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注释】 苕溪:古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 画桡:有彩绘的船桨。 烟浪:烟雾弥漫的水波。 “道人”五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齐天乐·甲戌清明雨中感春”,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当年”指十年前,“放浪”指放纵无羁,“苏台”即苏州城西的姑苏台,这里泛指姑苏城。“长从故人诗酒”是说作者与友人常常在一起饮酒作诗。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一句的译文:十年前我游荡在苏州城外
【注释】 齐天乐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齐天乐,词牌名。甲戌,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或6日。雨中感春,写对春天的感慨。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的简称。台城:南朝宋武帝筑的城,即今南京明故宫遗址。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风尘万里。奈迁客驱驰,去程迢递。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
春草碧,乱离避世无方略。何处可寻幽、须期约。桃源只在人间,争得身轻跨寥鹤。空忆旧欢游、成今昨。 自怜兵后多愁,吟肩头削。老病有孤舟、难安泊。残年但愿相依,尔汝忘形纵狂药。白首待时清、应无乐。 注释: - 春草碧:春天的草地是绿色的。 - 乱离避世无方略:在混乱的时代中,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失去了方向和计划。 - 何处可寻幽:在这个世界里,哪里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隐居之处? - 桃源只在人间
【注释】 1、弭棹:停船。龙江市:指临安(今浙江杭州)。2、衡宇:房屋。3、树隔琴床:隔着树林。4、芸香:芸草。书屋:书房。5、捣药:指捣药杵,相传为西王母所用。6、壶签报午:指用壶中的签子占卜时间,以决定中午的吃饭时间。7、词笺:写词的纸。8、雅宜:适宜。9、连榻听风雨:同坐一张床上听雨声。10、曳裾:拖着衣角。11、相府:即丞相府,宰相所居。12、清苦:清廉而苦。13、筋筹:指筹算之具。14
【注释】戊申:即108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灯夕:元宵节。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在市区东南。兵余:指战争平息后。放夜:通宵点灯。愔愔:安静。星毬:星形灯笼。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去。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和骏马。火蛾面茧:形容灯火的光亮与美色,蛾为昆虫,面茧形容脸如火烧一般红润。承平遗事:太平时期的往事。野老:山野老人。 【赏析】《水龙吟·戊申灯夕
【注释】 1. 齐天乐: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庆清朝慢”、“汉宫春”等。双调百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2. 甲戌: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3.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间。《说文》云:“清旦也”,即天刚破晓的时候。 4. 雨中:指雨天。 5. 柳花:柳絮。 6. 飞满:遍布。春归路:春天的归途。 7. 隔江暮云摇影:隔着江面
角招 梦云杳。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护忆故园,花满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孙芳草。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 窗晓。冷香窈霭,幽情雅澹,不减孤山道。旧愁浑欲扫。 却明朝、新愁萦绕。何郎易恼。且约住、伤春怀抱。彩笔风流未少。 更何日、玉箫吹,金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