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茧帖飞花,鹍弦度曲,思绕阊门杨柳。星霜易久。怅十载分携,几番回首。沧海尘昏,屋梁落月尚依旧。
山林何处寄傲,不如人意事,长是八九。有客传书,多君玩世,况是不忘衰朽。明朝见后。纵少壮难追,好坏还有。醉墨淋漓,浩歌开笑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齐天乐·甲戌清明雨中感春”,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当年”指十年前,“放浪”指放纵无羁,“苏台”即苏州城西的姑苏台,这里泛指姑苏城。“长从故人诗酒”是说作者与友人常常在一起饮酒作诗。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一句的译文:十年前我游荡在苏州城外,常与故人饮酒作诗。
“茧帖飞花,鹍弦度曲,思绕阊门杨柳。”蛾眉贴(用纸做成),花絮飘飞,鹍弦(琴)弹奏着《大胡笳》曲调,思念环绕着阊门(苏州旧城门名。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地而称)的杨柳。蛾眉是指女子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飞”字写出了柳絮飘飞的景象。“度曲”是古时音乐术语,指弹琴。“思绕”是说思想感情萦绕。
“星霜易久。怅十载分携,几番回首。”“星霜”指时间的流逝,一年又一年、一年比一年增长。“怅”是遗憾、伤感的意思。“分携”是分开,分手。“回首”是回顾、回忆。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二句的译文:岁月流转,转眼已是十年。我们被迫分手,多少次回首凝望着。
“沧海尘昏,屋梁落月尚依旧。”沧海是大海,这里借指人世间的沧桑变化。“屋梁落月尚依旧”是说屋梁上的月亮依然明亮如故。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三句的译文:沧海变幻,世事如梦,屋梁上的明月依然明亮。
“山林何处寄傲,不如人意事,长是八九。”山林,指隐居之地。“寄傲”是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如人意事”是比不上别人所做的事,“八九”指多数。据此可以概括出第四句的译文:在山林中寄放理想志向,不如别人的事情总是八九不离十。
“有客传书,多君玩世,况是不忘衰朽。”“有客”指诗人的朋友,“传书”是书信往来。“玩世”指看轻世间一切,不务正业。“忘”是忘记的意思。“衰朽”指衰老腐朽。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五句的译文:有朋友传来书信,你经常以看轻世俗为乐,何况你还记得自己已年老体衰。
“明朝见后。纵少壮难追,好坏还有。醉墨淋漓,浩歌开笑口。”明朝相见以后。即使年轻时也难以赶得上,不论好坏还有机会。醉中挥洒的笔墨淋漓酣畅,歌声慷慨激昂,使心情开朗舒畅。
【答案】
①前两句写自己十年来的生活情况;②三、四两句写自己对人事变迁的感慨;③五、六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劝慰;④七八两
句写自己对现实的看法;⑤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译文前两句:十年前我游荡在苏州城外,常与故人饮酒作诗。后两
句:岁月流转,转眼已是十年。我们被迫分手,多少次回首凝望着。第三句:沧海变幻,世事如梦,屋梁上的明月依然明亮。
后两句:在山林中寄放理想志向,不如别人的事情总是八九不离十。第四句:有朋友传来书信,你经常以看轻世俗为乐,
何况你还记得自己已年老体衰。第五句:明朝相见以后。即使年轻时也难以赶得上,不论好坏还有机会。醉中挥洒的的笔
歌声慷慨激昂,使心情开朗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