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衔
抛却薄书来,暂理丝纶事。 鲤鱼风起露莼香,渔唱里,诗成未。 一棹远红尘,即是桃源地。 世许烟波有钓徒,我欲剪,松江水。 译文: 放下公务,来到这江边泛舟, 风吹起,露水沾湿了莼菜的味道, 渔民的歌声中,我完成了一首诗还没有。 一叶小舟远离了尘世喧嚣, 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之地。 世人都羡慕那烟波浩渺的水, 我想在这松江水边,留下自己的印记。 赏析:
【注释】 写罢春怀余墨涴:写完了春天的诗稿,墨迹沾污了笔。涴,涂污。长吟颤动金钗朵:《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林黛玉见了这些,心中甚觉畅然……因想:如今还是这屋里坐着,不如也推着宝玉在园里住几日,或可渐渐惯常,免了许多烦闹。”烛外煎愁榴似火:蜡烛光外映着榴花,如同烈火。嫠蟾过:孤单的月亮经过。隔墙林影穿帘堕:隔着墙壁,林中的阴影透过窗纱落在地上。杜陵诗里寻残唾:杜甫《北征》中“马作的卢飞快
【注】蒲觞:酒器。 无味,没有味道。烛泪如珠,形容泪珠晶莹。 “思量”二句:想到过去与情人欢会的情景,现在又梦醒而感到空虚。 教经,读经书。鹦鹉,这里代指鹦鹉学舌,即学人说话。 朱樱颗:樱桃红润的果实。 渺:远。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和赵六禾的夫妻生活中,是一首写夫妻情深、思夫念远的作品。上片写夫妻情深,下片写思夫念远。全词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层层铺叙,步步深入,感情真挚而深沉。 首句写无物可饮
渔家傲 红粉未教山色涴。仙人或有花三朵。遥想幽芳清可掬。香入骨。何郎旧日诗情足。种得幽篁供独坐。归来莫补空囊课。寒菜一畦秋病可。餐玉颗。疗饥桂子嫦娥唾。 注释:红颜女子尚未让山色沾染污浊。想象中仙人也许有花三朵。远远地想象那幽雅的芳香清新可以用手捧取。香气能渗入骨髓。想起何郎过去写诗的情意足以满足。种下幽深的竹子,可以独自坐在上面。回家后不要补纳鞋钱了。冷菜一畦秋天的疾病可治愈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婆罗门引 · 山居补植花木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飞花空忆春城。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荒畦几棱。 豆坼甲,怯寒轻。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饾饤阴晴。试种竹、移蕉环护庭。锄未了,雾冥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 注释:我的居所不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深深的山谷中,四月的时候也没有听到鸟鸣声。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韵脚为“涴”、“朵”、“堕”、“课”和“颗”。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剩得征衫梅雨涴。青灯赚我花垂朵。桃柳风烟榆枣火。隙驹过。故乡归梦屏山堕。 - “剩得”表示剩余,“梅雨”指的是春天时持续的阴雨天气,“涴”是弄脏的意思。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穿着湿漉漉的征衣走在梅雨中的景象。接着诗人用“青灯”形容室内的昏暗灯光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山花子”,为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此调因首句可押可不押韵,故又称“无定格”。 烟雨:烟雾迷蒙。霾天:指天气昏暗不明朗。雾:指云雾弥漫。隐:隐藏。 苍波:指苍茫的水面。无语:指沉默不语。对愁颜:面对愁容。 孤灯促我:孤寂的灯火催逼着我。掩重关:关上重重的门。 蔬果:蔬菜和水果。虫:指蛀虫。余:剩余。分脆润
东风第一枝 暖玉埋香,嫣红堕粉,返魂漫借风力。早知阆苑前身,莫信仙山咫尺。蓝桥久断,又何事、银河重隔。睹生绡、摇荡秋魂,恍听佩环今夕。 归正缓、花开绣陌。人宛在、春生彩笔。痴心欲唤真真,妙手偏开七七。摩挲老眼,疑错认、罗浮仙客。怕无端、邂逅相逢,又结他生缘迹。 译文: 东风轻轻吹拂着第一朵开放的花朵,它像温暖的玉石一样散发着香气,像娇艳的红色和粉色一样飘落下来,仿佛是花的灵魂在借助春风的力量复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命题的意图在于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词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生需要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与阅读,并进行有效的答题训练。本题中,“黯江城、落梅哀笛,吹残甥馆琼树”意思是:暗淡的江城,飘零如落梅
【注释】 双树:指两棵树,这里指故乡和京城。赏月:观赏月亮,即游月。缑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传说中道士徐福曾从这里乘黄鹄飞升。清光:月光。平安园:地名,位于洛阳东面。竹僧:指诗人自己。青田碧海:泛指天海,也比喻家乡的山水。黄埃:尘土,喻指战乱。 【译文】 在故乡的明月下团圆,然而终究隔着那缑氏山远远相隔。我准备诗酒来迎接这美好的月光,但无奈城中风雨如同重阳节一样凄冷。 平安园中竹子的僧人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