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霾天雾隐山。苍波无语对愁颜。孤灯促我掩重关。
蔬果虫余分脆润,缥缃蠹后理丛残。牟尼一串算消闲。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山花子”,为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此调因首句可押可不押韵,故又称“无定格”。

烟雨:烟雾迷蒙。霾天:指天气昏暗不明朗。雾:指云雾弥漫。隐:隐藏。

苍波:指苍茫的水面。无语:指沉默不语。对愁颜:面对愁容。

孤灯促我:孤寂的灯火催逼着我。掩重关:关上重重的门。

蔬果:蔬菜和水果。虫:指蛀虫。余:剩余。分脆润:形容蔬菜瓜果的新鲜可口。

缥缃:指旧书。蠹:蛀虫。理:整理。丛残:堆积成一堆。

牟尼:指佛教中的牟尼珠串。一串算消闲:一串佛珠可以让人消除烦恼,感到轻松愉快。

【赏析】

《浣溪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抒发内心情怀的词。词中通过描绘烟雨蒙蒙的天气,苍茫的水面,孤独的灯光以及堆积如山的书稿和佛珠等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寂寞和忧郁的情感。

全词以“烟雨”开篇,描绘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烟雨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接着,诗人又用“苍波”一词,将视线引向远方,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尽的辽阔与深邃。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愉悦,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于是,他独自关上了门,面对着自己的愁容,试图寻找一些安慰。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展开。诗人通过对蔬菜瓜果和旧书的描述,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这些物品也成为了诗人内心的寄托,让他在孤独的时刻能够找到一丝慰藉。

最后一句则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只要心中有爱、有追求,就能够驱散内心的阴霾,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平静。

这首《浣溪沙》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更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