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与分析。本诗的作者为李白,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内容可从开头到结尾依次解释。开头“芳燕乐清夜”一句中“芳燕”即“流萤”,指代秋夜;“乐清夜”即赏月。第二句“浩歌悲暮年”一句中“浩歌”指大放悲声,表示哀伤、感慨之情;“悲暮年”即感叹人生易老。第三句“故国山河迥”一句中“故国”即故乡,指代诗人自己的家乡
《游仙诗三首》是明代诗人李云龙的作品,共包含三首诗。下面将对这三首诗依次进行释义,并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1. 第一首:“寸田何茫茫,其广周九野。”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无垠的农田的感慨。“旷野”暗示了一种辽阔的空间感,而“茫”则传达了这种空间给人带来的无限遐想。 2. 第二首:“超然凌昆仑,银河夜西泻。”此句通过“超然”和“凌”字展示了诗人超越凡俗,与天地同在的豪迈情怀
题尚北海听雨轩 海门飞雨集,高栋有馀清。 斜侵虚壁过,远逗大江平。 檐花朝乱滴,庭叶夜俱鸣。 凉知苏道暍,润喜濯园英。 微茫空暝色,萧瑟自繁声。 飞盖阻来客,独坐轸深情。 注释: 1. 《题尚北海听雨轩》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在诗中通过对听雨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海门飞雨集”:形容雨势猛烈,如同大海之门一般,雨水汇聚成一片。“海门”指大海的边缘,这里用来比喻雨的气势。 3.
以下是对《真真曲》逐句的释义: 1.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 解释:如同将断裂的丝抛弃在路边,不知何时能遇到那棵常青的长松。比喻希望渺茫,无法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2.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 解释:如同鸟儿坠落羽毛般离开炎热的岛屿,不再筑巢于梧桐树上。形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或是失去了某种习惯的生活方式。 3.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 - 解释:请君暂且不要饮酒
诗句原文: 真真曲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 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穷。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 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 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 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 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 失路在中道,饥寒不相知。 昔为八龙聚,今作四鸟离。 惊飙广漠至,十月百草衰。 天高羽翮短,苦受胡鹰欺。 上林岂不广,念汝归何时。 管蔡兴流言,坐使君臣疑。 京城死大叔,寤生手刃之。 淮南歌尺布,千岁有馀悲。 东阿苦不容,七步咏然箕。 骨肉成虎狼,所争毫与釐。 我观五雁图,为继鹡鸰诗。 诗句解析与译文: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 - 注释:五只雁鸟在空中飞翔
诗句翻译 1 木椿何亭亭:指的是高大的树木,亭亭通常形容树木直立的样子。 2. 相传五百载:传说这株树生长了五百年。 3. 陵苕亦扬芳,灼芍藉光彩:陵苕和芍药都显得芳香美丽,它们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灿烂。 4. 感彼径寸苗,附此千尺乔:感受到那些细小的植物苗,依附在高高的树上。 5. 同心无异族,假翼在崇朝:尽管它们心心相印,但它们并没有相同的种族,只是拥有相似的翅膀,可以在早晨飞翔。 6
丙午七夕的诗句,每一句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生寡糜禄情,不复就羁绁(jī xi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由的心情。糜禄是指贪图俸禄,羁绁(jié)是束缚的意思。诗人表示不再沉溺于名利,而是要追求自由的生活。 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zá)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晒衣服和置办酒席的场景。蚤秋指的是早秋时节,置酒意味着摆上酒食庆祝
【注释】 食糟蟛蚏:以糟腌制的蟹。蟛,一种甲壳虫。《说文》引《诗》云:“蟛,蟹也。” 江乡:指作者的家乡,今属江苏苏州市。 富鱼错:指太湖一带盛产鱼,鱼多而杂。错,杂乱之意。 铠(kǎn):铠甲,这里泛指甲壳。 走白沙:指蟹在湖上或水边爬行。白沙指浅水处的细砂。 月暗来沧海:月黑时来到大海中觅食。沧海,大海。 空怜朔客疑:只可怜那些从北方来的客人因吃不到这种蟹而感到疑惑。 南翁:指南唐诗人贺知章
【注释】 夏雨盈百川,高岸复深谷。鳞鳞低度云,汨汨驶流瀑。口营叹翔鹳,臆诉哀病鹄。征夫在中道,少妾乱心曲。更希若木光,照此车下独。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声,颈联写人,尾联用典作结。 夏雨:夏天的雨。盈:充满。百川:指众多的江河。高岸:指山之巅。复深谷:指山谷之间。 低度:从高处向低处飞渡。 汩汩:水声。 口营:形容鹳鸟张大嘴巴的样子。翔:飞行。 臆诉:指鸿鹄(天鹅)鸣叫时的样子。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