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注释: 飞燕咏 —— 咏颂飞燕的诗歌。 射鸟还来凤,君王总不知 —— 比喻君王对贤臣的喜爱就像射中了一只鸟儿又来了一只凤凰一样欣喜。 承恩看合德,玉面发赪时 —— 表示君王受到皇帝恩宠而看到自己与皇后的美德,脸色微红。 赏析: 《飞燕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对贤臣的赞美之情。诗中以燕子为喻,寓意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 首句“射鸟还来凤
诗句释义: 屋后藏深竹,情知欲避人。 译文: 屋后有一片深深的竹林,我深知自己想要躲避人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屋后的竹林,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喧嚣世界的逃避。他深知自己需要远离人群,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来思考和沉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远集古”就是要求赏析这首诗的内容、情感、手法及效果,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艰危须仗济时才,儒术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艰难危难的时候,一定要依靠有才能的人来帮助自己,儒家学说对我有什么用?诗人用典自谦,表明自己虽怀经世之才,但因“孤剑只携”,故“儒术”无用,只能任凭时势的推移
【注释】 (1)口号讯:用口头宣布命令的方式。 (2)宫阙:宫殿,指京城。崔嵬:高峻的样子。 (3)间关洒扫多:在京城中打扫庭院,洒扫庭除很多。间关:往来频繁的意思。洒扫:扫地除尘,这里指清扫庭院。 (4)嗟君追骏足:你追逐的骏马已经快跑完了。 (5)西去近如何:你西去的路途还有多远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古抒怀。诗中通过写玄宗幸蜀,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 第一句“宫阙崔嵬尽”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的组诗。 第一首,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此诗句描绘了诗人辛壬癸甲时期离开长安,经过艰难险阻回到关中的情景。虽然路途艰难,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关键词“辛壬癸甲”指的是唐代宗时期的年号,诗人通过这一历史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第二首,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此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注释】: 翟尉:指翟公,东汉人。任公:指任安,汉代隐士。罗雀:捕鸟的网。 吾若此:意指我这样。定焉如:一定怎么样啊。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首句“翟尉方罗雀”,写翟公正在张网捕雀,形象地写出了他的悠闲自在。次句“任公尚钓鱼”,写任安也正在悠闲地垂钓,进一步衬托出他的悠然自得。“行藏”即行止、行为。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第三句“吾若此,君意定焉如”
注释:单于出何所,燕支山上猎。单于:匈奴的首领。出:出去。何所:什么地方。燕支山:即“焉支山”,位于今甘肃境内。猎:打猎。 当日此山名,谁知便呼妾。当日:昨天。便呼:就称呼。妾:古代女子的美称。 赏析: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是写一个被匈奴掠走的汉朝女子,怀念故土,思念亲人,盼望早日回到家乡。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燕支山”与现在的“焉支山”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对匈奴统治者的痛恨
注释:文鸾是岑参的家仆,曾经为岑参出使安西国而免受祸害,岑参感念他,与他分别了二十年。江村重遇后,索要他扇子以慰其心。 曾排公子难,会是美人恩。 偏馀歌舞意,潇洒叩柴门。 译文:曾为你排忧解难,是因为你是美人所赐的恩惠。偏余下歌舞的心意,潇洒叩问柴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文鸾重逢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文鸾当年在江边助自己逃脱危难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注释:家僮回答说,世上的才子没有一个有八个斗(量器名)那么多的才学,而你的钱袋又少了一个千金(一千金为一千两)。你想知道如何判断高低贵贱的处所,却又白白地忧伤自己离去和停留的心情。赏析:此诗是诗人与友人闲谈时作。首句点出“世才”无八斗;次句写朋友囊中缺钱,三、四句写朋友在决定进退之间徘徊不定,最后一句写朋友对进退之间的犹豫感到伤心。全诗语言简炼,寓意深远,含蓄蕴藉,言浅意深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一生自是悠悠者,遽落丹霄起爱憎。 - 注释:人生本就如云烟般飘忽不定,突然之间被卷入纷扰的权力斗争之中产生爱恨情仇。 - 译文:我一生本就是无拘无束的人,然而突然间却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产生了种种的爱恨之情。 岭树重遮千里目,雪山愁送五溪僧。 - 注释:山峦重重地遮蔽了我远眺的视线,连绵的雪山似乎在为我送行。 - 译文:重重叠叠的山岭遮住了我望向远方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