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注释: 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 感君极爱我,新句累百言。 一笔不苟简,兼之叙寒暄。 当宁眷老成,相将入词垣。 为草吓蛮书,壮观颜平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赠李侍御》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共28个字。诗中通过描绘李侍御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风貌。 首句“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公昔秉钧轴,清班领斯文 - 公昔日执掌权柄,身在高位,掌管着国家的重要事务。 2. 明良契鱼水,庆会乘风云 - 明君与良臣之间关系融洽,如同鱼儿水一般和谐;他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仿佛乘上了风云。 3. 忠诚帝简知,誉望谁不闻 - 他们的忠诚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赏识,他们的声誉和威望广为人知。 4. 松筠挺节操,兰桂扬芳芬 - 他们如同松竹般坚韧不屈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道崇德将走谢夏大理掣肘兴阑中止 - 注释:道崇德,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将走"表示即将离开。"谢夏"和"大理"都是地名,但具体含义不详。"掣肘兴阑中止"意味着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上的、情感上的或其他因素)使得他/她的行动受到了阻碍,无法继续前行。 别去忽五月,悠悠劳我情。 - 注释:离别发生在五月份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作者是一位僧人,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看到白云亭中白云的景象。下面是诗句和对应的译文: 1. 山僧凿开白云根,因之作成白云亭。 注释:山中的僧人挖掘出了白云的根部,因此修建了一座白云亭。 2. 亭中白云扫不尽,朝朝暮暮飞冥冥。 注释:白云亭中的白云总是打扫不完,它从早晨到晚上不断地飘荡、飞翔。 3. 昔曾飞向金陵郭,映水摇城动高作。 注释
【注释】 团团:圆月。夜漏长:指深夜的时间很长。森森:草木茂盛的样子。碧玉枝摇兔窟影,黄金花喷龙涎香:形容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像兔子的洞穴里的影子摇曳一样。广阳先生志勤苦,豪气直接清虚府:广阳先生胸怀大志,勤奋刻苦,豪迈直率,心胸高远。 读书养就郗诜才:郗诜是晋代著名人物,他博学多才,善于文辞。成名不用吴刚斧:比喻成名之后不必再依赖外力。青云绕足蹑丹梯,耸身平步非攀跻:形容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注释: 1. 古闻御史台名兰:古人听说御史台种植兰花。 2. 又闻御史台列柏:又听说御史台种植柏树。 3. 文章御史独爱葵:文章的御史专门喜欢向日葵。 4. 岂爱葵花好颜色:难道是喜欢向日葵美丽的颜色? 5. 台端五月花正浓:御史台的五月,花儿开得正旺盛。 6. 绕阶浅白兼深红:绕着台阶的是浅白和深红。 7. 太阳行空转倾向,花心正与吾心同:太阳在天空中运行,朝着我的方向倾斜
成化七年秋八月从梧州出发巡视,经过平乐时经过了许多险滩。 感叹于舟子们的辛苦,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楼船从苍梧出发,江水多么湍急。 在清湾处不时转弯,石滩的险恶难以形容。 显露出隐藏的凶兽,参差交错如剑锋般锐利。 砰轰地如同雷声,沸腾的水波翻滚。 夹岸的山壁耸立,涧谷依傍其间。 深而陡的地方,人力难为,没有道路也没有桥梁可走。 拉缆索已无法前行,摇桨也有妨害。 划船师傅极力前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全诗。然后分析出每句的意思,再进行翻译。最后对整首诗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隔凡洞 绕山种橘树,枝叶团阴森。 霜后熟累累,万颗垂黄金。 江陵莫专美
【注释】 刘佥宪:官名,宋代的官职。廷美,字子仪。 洞庭:今湖南北部和湖北南部一带的大湖。 隔凡洞:地名。 种藕:在荷花中种植荷花苗。 荷长:荷花生长。 南风催花发:南方的风吹动了荷花。 解酲:消去酒醉后的恶心,即醒酒。 眷言:称道,赞美。 【译文】 种下荷花在美丽的芳洲上,新栽的荷叶生出来。 南风吹来催动花儿发枝长叶。十里之外就能闻到阵阵清香。 饮酒的人折断了绿筒,用来解酒并品尝雪白如霜的鲜味
诗句释义: 1. 花树结成幄,花时香远闻。 - 这两句描述了花树环绕成一个舒适的环境,花开时香气四溢,远远都能闻到。 2. 主翁来宴坐,百和常芬芬。 - 这是描述主人邀请宾客来到家中,享受着花香四溢的氛围。"百和"在这里指的是多种花香混合在一起,"芬芬"则形容花香浓郁。 3. 燕寝闲自凝,朝衣不须薰。 - 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在家中安闲地坐着,不需要用香料熏香。"燕寝"指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