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诗句解读与赏析 武陵春 吊林处士墓 鹤去亭空争窈窕,香雪满湖流。 山外青山楼外楼。 碧水漾春鸥。 处士祠边苔藓绿,酹酒上荒丘。 梅圃芝岑事事幽。 禅草不曾留。 注释详解: 1. 鹤去亭空:描述一个空荡的亭子,没有鹤的踪影。 2. 争窈窕:形容景色优美迷人。 3. 香雪满湖流:形容梅花盛开,香气四溢,像雪一样洒满湖面。 4. 山外青山楼外楼:形容山峦重叠,楼阁错落,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诗句原文: 飒飒乾坤,帘前暮雨西风透。 秋潮如溜,铁骑声还骤。 腹转车轮,绿鬓原依旧。 君知否,一分重九,消得人儿瘦。 译文: 在风雨交加的黄昏时刻,帘外的世界显得格外苍凉。秋潮涌动,如同细流般流淌,而远处传来的铁骑声又显得如此急促。身体随着这股力量转动,仿佛感受到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你明白我的心情吗?重阳节即将来临,我不禁感叹,在这节日里,我变得更加消瘦了。 注释: - 飒飒乾坤
诗句释义 1 丝雨沉沉移白昼:描述细雨绵绵,天色暗淡如白昼。 2. 红灯偎铜兽:指红色灯笼与金色的铜制兽形装饰物相偎依。 3. 秋影上窗纱:秋天的景色映照在窗纱上。 4. 妙手黄荃,墨晕层层透:形容女子画工精细,墨汁层层晕染,如同黄荃(唐代著名画家)一般。 5. 最怜酒冷香残后:表达了对酒冷后香气消散的惋惜之情。 6. 泪粉沾罗袖:泪水沾湿了罗袖,形容悲伤到哭泣。 7. 生怕拂玄霜,却笑花枝
诗句 1. 忆秦娥:这是古代一种词牌名,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2. 秋夜独坐: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一个夜晚,独自坐在某个地方的情景。 3. 声凄切:形容声音凄凉、悲伤。 4. 宾鸿夜叫霜前月:描述了大雁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叫声,月亮被霜覆盖的景象。 5. 霜前月:指月亮出现在霜降之前。 6. 年年离别,不愁圆缺:表达了作者每年都要经历离别的痛苦
鹊灵此夕填桥,支机石畔经纶手。 鹊鸟在七夕之夜筑桥,诗人在此地吟诗作赋。 龙梭夜剪,星轺小驾,华驺如旧。 夜晚,织女用织梭裁剪银河,星星般的使者驾车而行,马车上装饰着华丽的车帘,仿佛回到了过去。 谪向人间,满街风露,几经回首。 他被贬谪到了人间,走在街头,感受着风和露水,回想起过去的时光。 羡慕六桥三竺,闲时管领,白苏侣,能追否。 我羡慕那些曾经拥有美好时光的人
【译文】 渔家女儿头上插着艾虎钗,身佩苻离挂百结。 划着兰色的小船泛行在菖蒲节上,湖心荡漾清又彻,没有休歇,杜鹃啼叫枝上声声血。 把玉器埋在土中香魂就断绝了,江面上银涛空呜咽。 不要谈论屈原的闲话,春纤姑娘在手捏。 半湾小舟在逻逤中沉没,檀木屑落满河滩。 【注释】 1. 渔家:古代民间称以打鱼为生的人家。 2. 子规:即杜鹃,俗称布谷鸟。 3. 瘗(yì)玉:埋藏玉制器物。 4. 逻逤(lú)
诗句翻译:春天锁住了栏杆,我小睡足了。粉嫩的朱红的,巧映斑斑竹。不许鹦哥为眷属,雕笼自踏连枝木。 注释:春锁阑干 - 春天把栏杆封锁。小睡足 - 小睡得很满足。粉粉朱朱 - 形容蝴蝶的颜色。巧映斑斑竹 - 巧妙地反射斑驳的竹子。不许鹦哥为眷属- 我不允许鹦鹉成为我的伴侣。雕笼自踏连枝木 - 我独自踏着连在一起的树枝。斜带远山 - 斜带远山的样子。新似沐 - 像沐浴过后的样子。老去秋娘,输与双蛾蹙
【赏析】 这是一首写鹦鹉的词,上片写鹦鹉在玉阶之上,被珠娘留住。下片写鹦鹉被移近雕栏,鹦哥能与它说话。 上片起首二句:“踯躅花明,马缨叶暗。”踯躅花开,映衬着花明;马缨草茂密,掩蔽了叶暗——这两句是写景,为下文蓄势。《词谱》云:“踯躅,一种木名,其花如金盏花,色黄,状似金盏,又似金盏花而稍大。又名踯躅。俗亦作紫踯躅,一名鸡儿肠,出江西,今多有之。其木坚劲,可为器用。其子亦香美可爱。”马缨草
贺新凉题顾舍人侧帽投壶图,次成侍中原韵 【注释】 贺新凉:词牌名。 顾舍人:指北宋词人顾同。 侧帽投壶:典出《晋书·王恭传》,王恭乘酒兴与谢安在东山作游仙之会,谢安“以杖拐就之”,王恭则“以头就拐”。 次成侍中原韵:次,即次韵。侍,这里指陪衬、衬托之意。中原,泛指中原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词,通过描写顾同的侧面投壶图来表达对顾同的赞赏和怀念之情。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比等
注释: 1. 春明梦断,小长芦、重整数间茅屋。晴日疏窗烟缕散,浅露一丛寒玉。扑鹿沙沤,惺忪岸柳,暗水当门缘。曝书亭子,与谁消夏同曝。 译文:春天的梦中,我被惊醒,回到了故乡的小长芦。重数间茅屋,阳光透过窗子洒在窗户上,烟缕慢慢消散,露出一丛冷白如玉的竹子。岸边的沙洲和水中的涟漪映衬着这幽静的环境,显得更加清冷。我在书亭中晒着书卷,想找个夏天可以一起避暑的人。 2. 恰喜短棹频过,深杯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