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雨沉沉移白昼。
红灯偎铜兽。
秋影上窗纱,妙手黄荃,墨晕层层透。
最怜酒冷香残后。
泪粉沾罗袖。
生怕拂玄霜,却笑花枝,形影俱同瘦。

诗句释义

1 丝雨沉沉移白昼:描述细雨绵绵,天色暗淡如白昼。

  1. 红灯偎铜兽:指红色灯笼与金色的铜制兽形装饰物相偎依。

  2. 秋影上窗纱:秋天的景色映照在窗纱上。

  3. 妙手黄荃,墨晕层层透:形容女子画工精细,墨汁层层晕染,如同黄荃(唐代著名画家)一般。

  4. 最怜酒冷香残后:表达了对酒冷后香气消散的惋惜之情。

  5. 泪粉沾罗袖:泪水沾湿了罗袖,形容悲伤到哭泣。

  6. 生怕拂玄霜,却笑花枝,形影俱同瘦:担心被寒风吹动而弄皱衣裳,却又笑看花朵枝条因寒冷而凋零,形象地描绘出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情感交融。

    译文与赏析

    译文

    细雨绵绵遮蔽了白日,红灯与金色的铜兽相伴。
    秋天的影子映在窗纱之上,画工妙手,墨色层层晕染。
    最是怜惜那酒冷后香已尽,泪珠滴落罗袖间。
    生怕被秋风扫过衣裳受损,却又含笑观赏着花朵凋零。
    人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彼此相互映衬。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通过“丝雨”、“红灯”、“秋影”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秋夜氛围。

首句“丝雨沉沉移白昼”,用“沉”字突出了雨势之大,使得白天也变得昏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感觉。接着“红灯偎铜兽”一句,将红灯与金色的铜兽结合,不仅色彩鲜明,更增添了一份温馨和喜庆的气息。

接下来的“秋影上窗纱”,则是通过对窗外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深秋时节的清冷之美。这里的“秋影”既包括了秋天特有的落叶、枯枝等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萧瑟与感伤。

“妙手黄荃,墨晕层层透”,是对画工技巧的一种赞美。这里的“墨晕”不仅指的是画作中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思绪纷飞。

“最怜酒冷香残后”,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的“酒冷香残”既是对饮酒时感受的真实写照,也暗合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生怕拂玄霜,却笑花枝,形影俱同瘦”,则将人物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担忧秋风会吹散自己的衣衫,但又笑着欣赏着花朵因为寒冷而凋零,这种对比和反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深秋夜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赋予了这个场景以深刻的内涵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