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上林春》中的一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段:水仙花在楚泽绽放,芬芳四溢。 - 楚泽: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楚地的水边或湖泊边。 - 芳兰:芳香的兰花。 - 天秀:形容非常美丽。 - 恁捐袂江波悽愀(qiūcǎo):你挥动袖子,让江上的波涛显得更加凄怆。 - 相怜缟袂寒生后:彼此怜悯,看到洁白的袖子在寒风中更显凄凉。 第二段:水仙花与梅花不同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山水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诗句解释: - 岩空人悄:山中的空旷和寂静 - 澹霜林渲晚:淡淡的霜气渲染着傍晚的树林 - 霞天回照:晚霞映照的天空 - 认一抹林外晴沙,是鹤瘦筇孤,那回曾到:辨认出林外的一片晴天沙滩,那是一只瘦弱的鹤独自站在那里,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 写出青山
湘春夜月 和圣秋 夜何其,秋星暗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译文: 夜晚多么漫长,秋星暗淡映照着平静的池塘。 怅惘于子夜清亮的歌声,筝柱在场上显得有些不稳。 耽误了汉皋佩的解脱
江城子慢 阁夜 寒更欺病客。 江阁夜,虬箭伶俜滴。 金粟尺。 玉带砚,隐约避人书迹。 陨星石。 万里归来鹃血污,天门泪,仙人兵解厄。 人闲直恁休囚,星汉更无消息。 年时连环共解,对雪江愁晚,眼迷朱碧。 枉抛掷。 行云梦,神女今来天隔。 了无说。 袖里衣冠飘撒下,第几劫,昆池灰晕赤。 冥冥碧火,巢中鸮夜吓。 注释: 1. 寒更欺病客:寒冷的夜晚,生病的人难以安睡。 2. 江阁夜,虬箭伶俜滴
翻译: 在天桥上望着江边,我冷眼观察着先生玉般的面容; 在这风尘中,我几回都曾放下笏板,又有几次能免于落帽? 下位的士人竞相脱帽,争先恐后地想飞黄腾达; 只有野鸭在空中飞翔,与梁上的稻谷争夺空间。 天欲修补,共工却嘲笑它; 大堤要防护,冯夷却将它摇落。 太阿剑已拱手让人,那利刃已经失去了锋芒; 蕉影下,鹿群正在互相掩映嬉戏,林间鸟儿也自感诧异徘徊。 面对长江,直下意如何?千帆渺茫,不知何处是尽头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七不堪:指“七不堪”之愁苦,即不能忍受的七种痛苦。 石湖:即西湖,宋时称杭州为临安府,西湖为南屏山,故亦称西湖,又名武林。 玉麟堂:南宋陆游晚年在山阴寓居之地,后改为“玉麟阁”。 词催:词声催人。 红楼姥:指李清照。 白石郎:指苏轼。 吹剑首:喻指李白。 淅矛铓:淅水与矛锋相碰发出的声音,比喻战乱。 黄鸡白日:指大白天。 玲珑唱:指歌妓演唱。 微之:指白居易。
金缕曲 自菱湖武备小学堂公宴归,西望龙山,青极天末。古皖龙舒皆在潜山,非今城也 注释:从菱湖武备小学堂归来时,西望着龙山,它高耸入云,直到天际的尽头。古时候的皖南地区,包括了龙舒县,都位于现在的潜山境内,而现在的城池并不是那个旧时的古城。 麦浪千畦皱。 缓归来、弓刀千骑,使君前后。 注释:麦田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千顷连着千顷。缓缓回来的路上有成队的骑兵护卫,他们保护着我的使君前后安全。
南歌子·其一 子夜声先变,丁娘索尽多。柰向薄情何。王孙珍重出,踏春莎。 赏析 这首《南歌子·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无奈和痛苦。首句“子夜声先变”暗示着夜深人静时,诗人的内心感受也随之变化,而“丁娘索尽多”则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焦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情境的刻画,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的“薄情”一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河传·春晚》,以下是诗句及翻译: 1. 怊怅:惆怅,心情不宁。 2. 夕阳西:夕阳西下,表示傍晚时分。 3. 霞渚风漪眼迷:在夕阳的映照下,水波荡漾,仿佛眼睛看不清楚,形容景色美丽但使人感到迷茫。 4. 杜鹃劝人胡不归:杜鹃鸟不停地鸣叫,好像在劝人回家。胡不归,意为为什么还不回家?这是对家乡的呼唤和思念。 5. 落花红满蹊:落花铺满了小径,颜色鲜艳。 6.
思仙会,中秋节后第三天在天桥上看月亮。 月儿圆润又缺圆,圆缺循环不已,谁说人们的心情各不相同? 常娥不老,有一百面镜子随行迹。 淮山远去,越山近来,夜山碧绿如洗。 银桥不能渡过,想像天上的霓裳曲未了。 遥夜西风,揽得桂华盈袖。 蟾蜍瞪视,荒谬地向吴刚诉说。 不要莫要莫要,莫要莫要,漏声彻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