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棫
【注释】 潇潇:雨声。喷壶:指花木,喻指诗人自己的心。 无一事:没有烦心事。 萧萧:形容风雨声。叶响药栏:以药树为栏,故叶响如药。 跳珠溅玉:形容雨水飞洒的样子像珠子在跳跃、玉石在滚动。 写十分春:形容雨势大而急。 润逼:湿润得逼人。 芳尘: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破坏。 玲珑巧凿:形容精细地雕琢。 清泉一掬:形容从清澈的泉水中捧起一把水。 都是灌花人:形容诗人是种花的人。 灵苗:比喻花木。 涨香泥
诗词原文: 帘幕愔愔望转深。帘间莺燕自沉吟。熟梅天气半晴阴。 日照纱窗人未起,风吹罗帐困难禁。无心再去理瑶琴。 翻译: 1. 帘幕轻轻摇曳,我凝视远方,目光深邃而遥远。帘间的莺燕在枝头低声吟唱,似乎在诉说着它们心中的愁绪与沉思。 2. 窗外,梅花盛开,天气微寒而多变,一半晴朗,一半阴沉。这样的天气,让人心情复杂,既有期待又有忧虑。 3. 当阳光透过窗帘洒向房间,我却还未从梦中醒来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等,考核诗词歌赋的内容,考核诗歌的情感,从题材、主题、构思、构思的技巧等方面展开联想。“写相思”句:写出了作者思念女子的心情,以及思念之情的迫切性。“巧样回文,断魂心字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春天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画帘深押理春蚕。” -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画中有一个深锁的帘子,上面有春蚕的形象。这里的“春蚕”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成长的过程。 - 注释:深锁的帘子象征了一种深沉的内敛和封闭。画中的春蚕形象代表了新生命、新生和希望。 - 赏析:"画帘"通常指挂在墙上的画或者帘子,这里用来形容一种安静而优雅的环境
玲珑四犯 梦里馀春,便睡不成眠,娇困慵起。宝帐低垂,胡蝶一生花底。深院燕语莺啼,且认作、满园桃李。好蒙头、过了时光,一任岁华如驶。 译文: 梦中还残留着春天的气息,却无法入睡,显得疲倦无力地起床。低垂的帐幔下,蝴蝶在花朵间翩翩起舞。在深院里,燕子和黄莺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欣赏满园的桃花与李花。虽然想要去寻芳,但懒得询问花枝,是谁把流苏亲自梳理?向陌上行走的人问路,只见到处是香车流水。拥着鸳被
微风细细送行云,云散远天青。 秋千柱散花飞后,剩遥山、眉黛轻盈。 冷落后堂宿燕,凄迷湿树啼莺。 残阳遍解向人明。 译文: 微风吹过轻轻送走了行云,云朵散开后,天空变得格外清澈。 秋千上散开的花朵飘落之后,只剩下远处的山峰,像女子淡淡的眉毛一样轻盈。 在空荡的后堂,燕子被冷落地栖息着,湿漉漉的树叶上传来啼鸟的叫声。 夕阳洒满大地,为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注释: 1. 微风细细送行云
【注释】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携。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浮萍绿涨前溪遍,问六朝、遗迹都迷。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桥西。 行人共说风光好,爱沙边鸥梦,雨后莺啼。投老方回,练裙十幅谁题。相思子夜春还夏,到欢闻、先已凄凄。更休提。烟外斜阳,柳外长堤。 【赏析】 这首词是咏史怀古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意境开阔,笔力苍劲。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起首二句点明地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看花回”):描绘了李清照归来时的景象。绿树成荫的小径上,流莺婉转地歌唱,好声音令人感动。她不自觉地说出了这美丽的景色,却忘记了自己的话语很长。 第二部分(“看花回。又看新绿护楼台”至结尾):描述了李清照在归途中看到的风景。那里有些地方只有淡淡的阴霾,白天时间过得很慢,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临江仙: 绕遍青山横北郭,郭门正对苔矶。矶边燕子几时飞。江空沙岸阔,风定客舟归。 尚有石亭今不见,卧碑宸翰留题。承平风景记依稀。战征将廿载,涕泪暗双垂。 注释: 1. 青山:指的是山。 2. 郭:古代城市四周的城壕。 3. 苔矶:长满苔藓的岩石。 4. 矶(jī):水边岩石。 5. 风定:风停了。 6. 宸(chén)翰:皇帝的笔迹。 7. 承平:太平时期。 8. 战征:战争。 9. 将廿载
飞絮时光,熟梅天气,片帆又到扬州。 注释:飞絮(飘飞的柳絮)代表着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时光流逝。熟梅(成熟而甜美的梅子),则暗示了夏天的到来。这两幅画面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季节交替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片帆(一片孤舟)又到了扬州,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故乡的情景。 过多少、寻常巷陌,衔泥飞燕,何处勾留。 注释:寻常巷陌(普通而平凡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