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注释: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 蟾光望处将三五,凤历推来恰半千。 功向清朝终突兀,寿同皇祚合连延。 预愁来岁逢今日,不得中书献此篇。 译文: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杰出的人才,是名扬四海的贤士,他出生在早秋时节,正当十五月圆之时。 月亮升起时,他看到满月当空,仿佛看到了天上的三五个星星,月亮运行到了天心星的位置,恰好是一年的一半。 他的功业最终会突然崛起,他的寿命与皇祚一样长。
【注释】 1. 过古战场:经过古战场。 2. 战死掩无坟(坟墓):战死者的墓被泥土覆盖,无法辨认其坟冢。 3. 生降耻负君:活着时投降,有愧于君主。 4. 古今魂易吊:古今以来,人们对于阵亡将士的怀念之情难以言喻。 5. 贵贱骨难分:无论贵贱,他们都是国家的牺牲者,难以区分。 6. 狐兔迷莎径:狐狸、兔子在草丛中迷失了方向。 7. 乌鸢噪陇云:乌鸦和老鹰在空中盘旋,发出嘈杂的声音。 8.
这首诗是诗人与冯亚见面后,赠诗给他的。 诗句解析: 1. 一生无一事,兀兀复腾腾。 - 注释:"兀兀"形容生活状态,"腾腾"形容心情状态。整句意为:一生中没有大事,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心情也像在跳动一样。 2. 信脚虽过寺,斋心不请僧。 - 注释:信脚步子轻快地走过寺庙,心中并无求佛之心,也没有请求僧人施舍。 3. 松篁为活计,琴酒是良朋。 - 注释:松树和竹林成为了谋生的工具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赤县滞清才 - 这里的“赤县”指代中国,而“滞清才”表明才华被压抑,难以展现。 2. 家曾有国来 - 表示诗人曾在国家中有一席之地,这里指的是他的官职或地位。 3. 埋金宁变土 - “埋金”通常象征着财富或成就,“宁变土”则表达了即使有这些成就也难以保持其价值。 4. 烧玉岂为灰 - 玉石在燃烧时会化为灰烬,这里比喻才华一旦用尽,就变得毫无意义。 5. 敏手知谁敌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鉴赏诗歌,要抓住关键诗句,分析诗作中运用的手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人的情感。“迢递西南路”,意思是“道路遥远”。迢递:遥远的样子。“山多水莫穷”,意思是“山多水深无尽”。多:形容词,意指数量之多或范围之广;莫:副词,没有,尽,极。“波涛千里远”,意思是“波浪滔天”。波涛:比喻汹涌澎湃的波水。千里:形容距离遥远。“风雪一船空”,意思是“寒风凛冽
【注释】 “新栽竹”:指诗人刚栽种的竹子。 “苍翠两三枝”:竹子初长出,枝叶还很稚嫩,颜色呈苍翠之色。 “亲和冻块移”:形容冬天寒冷天气里,竹子被移到暖和的地方生长。 “旋吟酬得处”:即在栽种时吟咏作诗的地方。 “就刻记栽时”:指在种植竹子的同时,将栽种时间刻在竹根上。 “已任雪频洒”:指竹子已经被多次降雪所覆盖。 “未禁风苦吹”:即使竹子被风吹得非常痛苦,也没有被折断。 “幽人心自足”
【译文】 你远行劳累于仙馆,相勉寄诗来。哪有口舌能更赞叹,心无牵挂也无须灰心。 贫贱可以增寿命,吟咏可助道途。信拙过朝暮,除能泥酒杯。 【注释】 次韵和酬:即酬答别人写的诗。次韵:即跟原诗的韵脚相同。酬:答谢。知开封:指在开封做官的人。学士:对学者的尊称。见寄:收到别人寄来的信。三首:指共三首诗。 远劳:远去辛苦劳累。仙馆:仙人所居住的馆院。客:指客人、来访者。相勉:相互勉力。寄诗:写诗给诗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句的内容和含义,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手法,最后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或表达的感情。 本题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并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能力。炼字是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目的是用最恰当的字来表情达意。炼字时,诗人要通过锤炼字词的选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鉴赏能力。 “啄木鸟二首”是一首七言绝句,共两句诗,第一句描写啄木鸟啄树的情状,写出了啄木鸟的勤劳;第二句写出了啄木鸟的辛苦,写出了它的辛勤付出。 译文: 它到处乱飞着寻找食吃,整天不停地飞来飞去,到底它的心情怎么样呢?不要因为它饥饿而吃不到虫子,反而对它特别爱护。渴的时候映照着溪流下,惊怕的时候从别棵树上飞过。辛勤地鸣叫着叮嘱我,不会损害好枝柯。 赏析:
注释: - 送张先宁觐: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远行送别的诗。 - 千里宁亲去:指友人即将远离家乡,到千里之外去探望亲人。 - 青春胜老莱:比喻年轻胜过老人,这里指友人虽年幼但有远行的决心。 - 苦辞留不住:形容友人坚决要离去,无法挽留。 - 堪送到方回:可以把他送到远方的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 行色秋仍惨:形容路途遥远且天气寒冷,景色凄凉。 - 离声晚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