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闻雷宣徽薨背敕葬归乡:“闻雷”可能暗示了某种突发的、令人震惊的消息,可能是关于宣徽(或皇帝)去世的消息。“薨”是古代对帝王或高级官员逝世的正式称呼。“背敕葬”可能指的是根据皇帝的命令进行丧葬。这里的“背敕葬”可能意味着这是按照皇帝的命令进行的正规葬礼。“归乡”可能指的是皇帝在世时曾经居住的地方,即家乡或故土。 2. 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出户下莎庭,徘徊当踏青。 - “出户”表示出门。 - “下莎庭”意即在庭院里漫步,“莎庭”可能指的是覆盖着莎草的庭院。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 2. 静嫌莺斗舌,闲爱鹤梳翎。 - “静嫌”表示对安静环境的欣赏,“莺斗舌”是描述莺鸟争斗鸣叫的场景。 - 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环境的喜爱,同时通过对比“莺斗舌”来强调自己的宁静和悠闲。 3. 云好昂头望
注释: 怀宗人仲容:怀念宗室中的好友。 寻常念朋友,况复是宗人:平常就想念友人,更何况还是同宗的人呢?寻常,平常;况复,何况;宗人,指同宗族的亲戚。 久别弹琴少,相思掷卦频:长时间没有见面,只有弹弹琴来排遣心中的寂寞;想家心切,频繁占卜未来。久别,长时间地离别;弹琴,弹拨琴曲;掷卦,占卜;少,稀少,次数多。 旅游湘水远,家寄华山贫:在遥远的湘江边游览,家中却因贫穷而寄居在华山。旅游,游览;湘水
【注释】 夏雨下如绳:夏日雷阵雨来势迅猛,像绳子一样。 虚廊减郁蒸:空廊中因雷声而显得沉闷压抑。 溅琴移榻避:把琴移至室外以避开雷声,以免受雷击。 添砚就檐承:用砚台将墨汁倒入雨水中承接,使墨汁变浓。 暗喜同田父:暗地里很高兴能与农民一起享受这种自然之美,如同农夫在田间劳作一样自在。 闲听共野僧:闲暇时聆听僧人的禅语,与他们交流心得。 苦吟题壁上:因为天气恶劣,无法静心吟诗,只能在墙上题字。
【注解】 1. 吴生:指吴石。赴举,赴考。 2. 轻别:即轻易地分别。伤心:伤感。 3. 贫友:穷困的朋友。沽酒:买酒。 4. 豪家:富有的家庭。典琴:典当琴。 5. 溪僧:山野僧人。会送:相送。 6. 国士:有志向和抱负的人。到:来访。 7. 登科后:考中之后。 8. 竹林七贤:东晋文学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等七人,以“竹林”为隐处,世称“竹林七贤”。 【翻译】 你吴石又重来应考了
译文: 暮秋时节,我闲来无事登高望远,看到郊原上禾苗长得茂盛欲割。坏檐上燕子少,因为雨天而生病,鸣声多。砧石隔在溪边,寒风中敲打着;钟声随着晚风吹过山间。什么时候才能乘扁舟去?江上游人披着烟蓑。 赏析: 《暮秋闲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闻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首联“水阁闲登望,郊原欲刈禾”,描绘了诗人在水阁上闲逛
注释: 和冯亚寄进士孙磻闲思生白发,懒更把菱花。 久别何州住,相寻恐路差。 独飞伤塞雁,会宿羡林鸦。 犹得君为友,时过老母家。 译文: 在书房中思考生活,不知不觉间已生出白发,懒得再照镜子。 长时间不与朋友相见,现在想去找他们却发现路途遥远。 孤雁独自飞翔,我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 我们约定在某天相聚,希望这次相见不要有太多的距离。 即使不能经常见面,但我仍然珍惜我们的友谊。 赏析:
【注释】 1)归觐(jìn):回朝,拜见。2)数杯村店酒:几杯酒,是饯别之辞。3)一首野人诗:指自己所写的《归去来辞》。4)落花时:指春天。5)怜:爱怜。6)程:行旅路程。7)“已过”一语,暗含诗人的失望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离别时的感慨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中用词简练,意境优美,含蓄地传达了惜别、思念之情。 第一句“归觐江山远”写友人即将远离家乡,回归京城。第二句“如何叙别离”
池上闲咏 微物满池塘,吟看向夕阳。 草虫腰尽细,水鸟嘴多长。 科斗渔翁字,芙蓉野客裳。 诗成堪写处,莲叶碧笺香。 译文: 在池塘边悠然自得地吟咏着,看着夕阳渐渐西下。池塘里的小草昆虫细小而精致,水中的鸟儿羽毛丰满。池塘边的科斗渔翁挥动着手中的竹竿,穿着朴素的衣裳;远处的芙蓉花丛中,一位野客正在采摘着荷花。我已经完成了一首小诗,现在可以把它记录在碧绿的莲叶纸上,让这淡淡的墨香随风飘散。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登龙门”三句:诗人登楼望景,感叹自己虽为名士却官运亨通,而刘大著却要离去,不免有感于怀。“县城蚕市”四句:诗人看到县城里热闹非凡,人们忙于买卖,村舍的桑树长得又矮又高。“长宜同此望,那忍话分携”二句:诗人与刘大著分别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