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注释】 ①阙下:古代皇宫前建有楼观,称“观”,皇帝所居称为“宫”,故称朝廷为阙下。 ②替:指官职,代指王希之的职务。 ③贫类初:意即贫如初。 ④遗爱偏留记:意为王希之留下的美名和恩泽,我特别留心记忆。 ⑤行装祇担书:意为王希之留下的书信,我只需带上这些就行了。 ⑥除:除授、升迁。 ⑦间:此指王希之被贬谪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作者在送别之际,对王希之深表同情,希望他不要为政清廉
送冯介迎觐 离声无管弦,空把指频弹。 - “离声”指的是离别的声音。“无管弦”意味着没有音乐伴奏,“无管弦”也形容了环境的空旷寂静。“空把指频弹”表达了主人公在空旷的环境中,手指不停地敲打着,可能是在弹奏一种乐器或是内心的自语。 - “惟子犹为客,何人不作官”:只有你仍然是一个客人,还有谁不是官员?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朋友冯介的劝勉。他认为无论自己还是他人,都不应该满足于仅仅是一个过客的地位
【注释】 中条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北,相传是道教中五斗米教的发源地。 屐(jiē):木屐。 锡(sè):佛教法器的一类,多用金属制成。 秦树:指秦地的树木。 经窗:佛寺中的窗口。 踟蹰(chíchú):徘徊不前貌。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741~758),诗人送其友人上人游历中条。首联点题。二、三两联写景,中联写意,四、五两联抒情,六、七两联写景,八、九两联写意,一气贯串,浑然天成
题于鄠县杨氏书楼 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 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 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 注释: - 竹多千亩馀:竹子有很多,占地超过千亩。 - 卖竹济贫儒:通过卖竹子来帮助贫困的读书人。 - 门掩圭峰影:门前遮挡着圭峰的影子,圭峰是著名的山峰。 - 楼添鄠县图:书楼里增加了鄠县(今陕西户县)的地图。 - 蜗涎缘栋有:蜗牛爬在书楼的柱子上。 - 鹤迹入泉无
【解析】 本诗前四句写诗人与异山人相别后,相思之情,久已不渝,而友人音信杳然。中间四句写诗人思念友人,想消除彼此的分别之苦,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此生将不再有相聚之日。最后二句写诗人对异山人的思念,希望能早日相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异山人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 【答案】 译文: 我们不见时你寄来了琴书,已经二十年了,我和你相别以后,心中一直想念着你。能有多少次别离啊,这一辈子也就罢了
注释:嵩阳多废观,想验证少碑文。 地属于村夫子,苔漫石老君。 草丛生泉边,泉水更浸透; 古松死犹焚,烧火仍焚烧。 想询问仙人的事迹,神仙已无影踪。 赏析:此诗以废观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感慨。首联“嵩阳多废观,欲验少碑文”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感慨。颔联“地属于村夫子,苔漫石老君”,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嵩阳多废观,想验证少碑文。这里的“地属于村夫子”
寄俞太山人 三年的交往如一日,始终如一。 知己与我不同,想你时真难计数。 有东西我们都能吟咏,没有书我们不能共读。 如今草堂中我独自居住,怎能不叹长气而叹息? 注释: 1. 三年的交往如一日,始终如一:三年来与朋友的交往像一天一样,始终保持着相同的状态。 2. 知心于我异:知己和我有着不同的理解。 3. 屈指似君难:想你时数着手指都觉得困难。表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深厚。 4. 有物皆同咏
新栽苇 临砌复临流,栽初尚未稠。 长因带风雨,远似在汀洲。 静闲宜红蓼,闲栖称白鸥。 前春应更好,江上梦潜休。 注释: - 新栽苇:新栽种的芦苇。 - 临砌复临流:指新栽的芦苇生长的位置是在河边的石阶之上和水流之中。 - 栽初尚未稠:指芦苇刚刚栽种时,还不算密集。 - 长因带风雨:因为经常受到风雨的洗礼。 - 远似在汀洲:虽然位置在岸边,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湖边的小洲。 - 静闲宜红蓼
以下是对《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这首诗的赏析: 诗句解读 1. "二陕三门境":二陕指的是陕西,三门则可能是指某地的三个城门。这里的"境"表示地方或区域。整句诗的意思是在描述一个位于陕西的地区,具有多个城门的地理特点。 2. "江城想未胜":江城可能是指一个江河环绕的城市,"想未胜"表达了一种期待或希望之情。整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这个江城的某种美好愿望或期待。 3.
【注释】: 野客:隐士。陈:陈述、述说。贤侯:贤明的君主。首荐人:首先推荐人才。俗流:庸俗的小人。良璞:上品的美玉,比喻人才。棠树:指李氏家族的姓氏。偏晓:偏早,天将亮未亮时。函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花时:春天。好消息:好消息。伫听:期待着倾听。向溪滨:在溪边等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送李安赴举时所作,表现了对李安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