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祖钦
白玉阶前,金凤展翅轻舞;黄金殿上,玉鸡报晓鸣唱。 诗句释义如下: 1. 白玉阶前 - “白玉”指珍贵的白色玉石,常用来象征纯洁与高贵。“阶”通常指建筑中的台阶,这里特指宫殿内的阶梯。“前”指的是台阶的前方位置,即诗人所在的地方或视角所及之处。 2. 金凤舞 - “金凤”是金色的凤凰,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尊贵。“舞”表示动作,此处形容金凤展开翅膀飞翔。 3. 黄金殿上 -
【注释】 偈颂:一种佛教的韵文,用来赞颂佛理。 动弦别曲:指演奏的曲子有别致之处。 觌面相呈:当面呈现出来。 第二机:指佛理。 祖师不曾离正位:指佛祖没有离开他的位置,即说法的位置。 一帘化日:指佛门里的日子如白昼一样光明。 【赏析】 这首偈颂是一首赞美佛法的颂诗。 “动弦别曲古今稀”,此句意为演奏的曲子有别致之处,这在古今都很少见,因此值得赞美赞叹。 “觌面相呈第二机”,此句意为当面呈现出来
【注释】 偈颂七十二首 其六十一: 动即影现,拂即成痕。听其自在,万法无根。 译文: 一动就会留下影子,一拂就留下痕迹。 听它自在地存在,万事万物都没有根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空”的偈语。从字面上看,“动即影现,拂即成痕”可以理解为,当风吹过或人走动时,都会在地面上留下痕迹;而“听其自在,万法无根”则是说,只要静静地听它,就会发现一切法都是没有根基的。这里的“万法”指的是世间一切事物
【解析】 “偈颂七十二首 其六十二”,题下注:玄真子。 第一句,译文:玄路被隔断了,只能走鸟道;见闻泯灭的地方,才能涉猎功勋。 第二句,译文:《楞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无明而迷惑,所以不能觉悟。”这就像在冰壶上浸染月光那样,虽然月光映照,但冰壶本身却一点痕迹也不沾。 第三句,译文:我宁愿像这冰壶一样,静静地、闲适地,在月光的照耀下,夜夜都清澈明亮。 注释:玄路:佛教语,比喻迷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云藏无缝袄”:“云藏”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布或绢遮盖,使得天空看起来完整无瑕,没有缝隙。这里的“无缝”强调了这种完美无缺的覆盖。而“袄”,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保暖的衣服。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天空中,云彩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布料覆盖着,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没有缝隙的世界。 2. “花绽不萌枝”:“花绽”是指花朵绽放,这里强调了花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诗句原文: 内绍外绍,有偏有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 译文: 内部和外部都得到传承,既有偏颇也有端正。 在黎明时分,妻子遇到一面古镜。 注释: - 内绍外绍:内部和外部都得到传承,意味着无论从哪方面学习或接受,都能获益。 - 有偏有正:既有偏颇也有端正,指事物具有两面性,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 失晓老婆:黎明时分,指一天刚开始的时刻。 - 逢gǔjìng:"逢"是遇到的意思
释义: 形名尚未确立,朕兆尚未分明。 毫无迹象,彻底混沌。 注释: ①形名:这里指“朕兆”。朕兆,指帝王出现的征兆。 ②巴鼻:这里是无迹可寻的意思。 ③浑崙:这里是形容混沌的样子。 赏析: 这首偈颂的大意是在讲一个道理,那就是事物还没有形成之前,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依据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存在。同时,也说明事物在出现之前是一片空白,没有迹象,无法分辨。这首诗强调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偈颂七十二首 其四十八 平常闲坐与闲行,岭上无心云片生。 照镜俱亡人不立,依前日午打三更。 诗词注释 - 平常闲坐与闲行: 描述一种平静无事的生活状态,悠闲地坐着或走动。 - 岭上无心云片生: 形容在高山之巅,云彩自然生成,不受人为影响。 - 照镜俱亡人不立: 镜子中的影像消逝后,人的存在也随之消失。 - 依前日午打三更: 指的是按照日常的时间安排,每天在中午之前就已经开始打三更的鼓声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结构。 第1句: - 树头金果:字面意思是树上挂着金色的果实,比喻珍贵、稀有之物。 - 铁团栾:形容非常结实、紧密的状态,可能指果实的坚硬或者珍贵程度极高。 - 千圣犹难着眼看:表示即便是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与经验,也难以看清或理解这金果的真相。 第2句: - 莫谓临机曾掇退:意味着在关键时刻,不要轻易放弃或退缩。 - 当阳托出已和盘:表示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天黑云深飞暮鸦,鹭鸶立雪对芦花。 幸然不属今时事,句后声前会即差。 注释如下: 1. 天黑云深飞暮鸦: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乌鸦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鹭鸶立雪对芦花:描述了鹭鸶在雪地中站立,与芦花相互映衬的情景。鹭鸶的白色羽毛与芦花的绿色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3. 幸然不属今时事:表示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