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注】范景淳:作者友人。谒告:请假,告假。宁母:母亲。 小范湖海豪,霜翮迥独立。 小范湖海豪壮,像雄鹰一样高高地独立着。 诗名三十年,卷轴森戢戢。 诗人的诗名传了三十年,书卷很多很齐整地堆叠着。 合陪砥砮贡,昱簉鹓鹭入。 应当和玉璋一起献给朝廷,像鹓鹭一样的文臣都进入了朝。 蹉跎堕网罗,取势斜飞集。 蹉跎岁月被网罗所困,只能斜飞而聚。 栖栖县博士,进退阶伍什。 在县中做官,进或退都受牵制。
【诗句翻译】 武林有云岫,上有方外士。 昔年谒秦皇,渡海万罗绮。 蛾眉虽可怜,飒若风过耳。 归来但却扫,隐见白云里。 举案偕逸妻,应门付稚子。 野兴老薇蕨,天香茁兰芷。 自云初生时,仿佛记癸巳。 今年值甲午,六甲再轮起。 我来欲问道,浮荣如脱屣。 终年坐皋比,如折当门齿。 仙人据槁梧,今昔一隐几。 怜我壮非少,星霜后一纪。 石炉炼神丹,愿留候薪水。 丹成逐仙去,千岁一洗髓。 【赏析】
诗句解析 1 屏前戏群优:屏风前表演各种才艺,这里指代文人或艺术家们。 2. 黄冠与榛杖:黄色道袍和木质拐杖,象征隐士生活。 3. 喜怒视朝暮,吊庆随俯仰:无论是喜悦还是愤怒,都随着时间的长短(朝暮)变化,而对喜庆或悲哀的庆祝或哀悼也随着人的起伏(俯仰)。 4. 不知有线索,但道多伎俩:对于人生的规律或道理,似乎没有清晰的认识或理解,但能通过各种方法或技巧来处理事情。 5. 须臾屏后人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所作,共二十句。下面是对每句的具体分析: 1. 吾闻羲轩时,真淳初未散。 - 我听说在羲氏与轩辕的时代,人们追求的纯真和真诚未曾散失。 - “羲轩”指的是传说中的两位古代帝王,即伏羲和轩辕,他们被尊为华夏文明的始祖。 - 这里强调了古代圣人时期的理想状态。 2. 人人悟此理,不用一言赞。 - 人们已经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不需要用言语来赞美。 - 这表明真理是内在的
【注释】 感兴: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古人以“五经”为常法,后人则各有所变,故称“感兴”。 千载:千年。 正闰:古代历法,即年干支纪年与月干支纪月的合称。 互立论:指对年、月的干支纪年的相互对立的看法。 南北纷相谤: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之间互相攻击和诽谤。 获麟:传说中鲁哀公获得一只麒麟后,孔子认为麒麟出现是周朝将要灭亡的征兆。 非是千万端:不是只有千万种原因。 史笔:史书上的文字。 素王
夜坐苦蚊 之虫并搜搅,入夜无一倾。 谁知有制伏,火攻策奇勋。 注释:夜晚,蚊子成群结队地搜寻和骚扰我,进入夜晚却没有一只被制服。谁能想到,我用火攻的策略成功地制服了它们。 赏析: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夜晚被蚊子困扰的无奈与烦恼,以及他如何巧妙地运用火攻策略,成功制服了蚊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当如运甓法,百匝不惮勤。 事会靡终极,来者徵吾文。 注释
注释: 1. 万山斗入处,百兽家其间。 万山之中,野兽们栖息繁衍生息的地方。 2. 天寒橡栗富,朝食暮未还。 冬天寒冷,橡树结的栗子很多,早晨吃到了,晚上就还没吃完。 3. 不知鹊与卢,与之有何冤。 不知道鸟儿和乌鸦有什么冤仇。 4. 霜晨饱以饭,猎夫亦加餐。 早上吃饱了饭,猎人也吃得好。 5. 昨日料蹄迹,银湾水犹浑。 昨天估计马蹄的痕迹,银湾里的水还浑不清。 6. 解绁任所之,理气升冈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感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天阳居盛夏,生长无时休。 - "天阳"指的是夏天的太阳,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 "盛夏"表示炎热的夏季。 - "生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万物生长。 - "无时休"意味着不间断地持续着。 - 译文:夏日炎炎,阳光照耀,万物生长不止。 2. 荧惑欲何诣,渴奔极炎洲。 - "荧惑"是指荧惑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颗行星。 -
《感兴二十七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方一夔的《感兴二十七首》系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哲理思考,成为宋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这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诗人对生活、历史以及人性的深刻反思。 在《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中,“著籍占杜曲,别业在临淄。”开篇即描绘了诗人的家世背景和生活环境。杜曲是唐代著名的地方,而临淄则是齐国故都,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地理的标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解答此题关键要熟悉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昔闻楚山人”意思是:我早先听说过楚国的隐士,“服毳而冠鹖”,意思是:他头戴鹖冠,身披兽皮。 “危坐古松根”意思是:他在苍劲的松树下安坐,神态恬静安详。“不饥亦不渴”意思是:他不饥饿也不口渴。 “颜色白如玉”意思是:面色白皙,犹如美玉一般。“千岁如电抹”意思是:他年岁已经一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