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这首诗的翻译是: 路断绝人迹罕至,山上空寂只有水声。 在芬芳树丛中,杜鹃鸟为何不叫? 笋市层层叠叠,苗田寸寸耕作。 僧人清心寡欲,亭台没有名字。 注释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历寺庙时所见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受。 首句“路绝犹人迹”表达了诗人对人烟稀少、道路荒凉的感慨。这里的“人迹”指的是人们留下的足迹,象征着繁华与喧嚣。而“路绝”则暗示着诗人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进入了一片宁静之地。
【注释】 ①马浩:字文光,号东篱。北宋文学家,诗人。 ②秋日海棠:指秋天的海棠花。 ③见:被看到或被理解。 ④纵使:尽管、即使。 ⑤芙蓉:荷花别称。 ⑥赏析:诗中赞美了海棠花,表达了作者喜爱海棠花的感情。 【译文】 山城八月有春风,一树嫣红淡又浓。 纵使失时无态度,也胜茉莉与芙蓉。 【赏析】 这首诗是马浩秀才携秋日海棠诗见过之作。诗人在山城过中秋节,恰逢海棠盛开,故写下此诗。首句写海棠花开
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 漉酒陶元亮,名传尚有巾。 方成执鞭志,更着捧心人。 待菊须簪发,临流拟祓尘。 乃翁真处士,吾党祗闲民。 注释: 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偶然得到一个擦拭的巾子,就向老匠请教这巾子的名称,老匠说是古代漉酒用的巾子。 漉酒陶元亮,名传尚有巾。——漉酒的人是陶渊明,陶渊明的名作《五斗米诗》中就有关于“巾”的描述,可见这个巾子是有名望的。 方成执鞭志,更着捧心人
【诗句解析】 1. 太学冬至日同斋朋友先以兄弟叙拜讫遍诣诸斋行礼出遂置酒湖上衣冠谈笑之乐至今栩栩在念间也因至日去近二十九和为正仲道之 注释: - 这首诗描述的是在冬至这天,作者与斋友在校园内进行了一场庄重而温馨的交流。 2. 画阁东炉早,黄帘晓烛迟。 注释: - 诗中“画阁”指的是学校中的某个建筑或区域,可能用于举行仪式或聚会。“东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祭火仪式,用以取暖或净化空间。“黄帘”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旧里火后多有筑宅者——太平客户也。 - “旧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火后”意味着火灾后的重建或修复。 - “多有筑宅者”指的是许多居民在火灾之后开始重建或购买住宅。 - “太平客户也”表明这些行为发生在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中。 2. 人说离乡贱,归乡更莫论——离乡的贫穷与归来的荣耀。 - “离乡贱”指的是离开家乡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班婕妤题扇图”“赏析”,然后理解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分析运用的写作手法等。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赏析。 班婕妤,西汉才女。原为汉成帝妃嫔。成帝荒淫无度,宠幸赵飞燕姐妹,冷落了王皇后与班婕妤。后来赵氏姊妹得势,王皇后失宠,班婕妤被迁居长定宫,幽闭空闺达十四年之久
食淡 世乱谋生拙,村深食淡能。 沙蔬羹白煮,山稻饭红蒸。 暑豉方传友,寒糟共学僧。 庖厨尚如此,未叹室生冰。 【注释】 1. 世乱:指战乱时期。 2. 沙蔬:一种生长在沙漠里的蔬菜。 3. 沙蔬羹:用沙蔬做的汤。 4. 山稻:一种生长在山上的稻米。 5. 暑豉:夏天做的豆腐。 6. 寒糟:冬天做的酒糟。 7. 庖厨:厨房,这里指做食物的地方。 8. 生冰:冰块。 【赏析】
【注释】 又作散愁:又写一首诗来排遣忧愁。又:再次。 说穷人不信:说那些贫穷的人不相信(自己的话)。 欲说更何为:想要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日永:指天长日久。肠觉:肠子感到。 □家兵溃后:指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巢失败后,各地的官军纷纷投降或被俘。 交绝:指与朋友断绝往来。 风尘境:指战乱纷扰的时局、社会环境。 消磨:消磨意志,消磨精力,消磨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严提举挽诗 宋代诗人戴表元作品赏析 1. 诗作原文 2. 诗句翻译与注释 3. 诗意解析与鉴赏 4.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5. 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6. 结语与总结 1. 诗作原文 - “判得身煨炉,歌铭尚尔为。”:在寒冷的冬天里,诗人的身体如同被放置在火炉中烘烤,即使如此,他仍坚持歌唱和铭记着你的名字。 2.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在严寒的冬天,身体如同被放置在炉中煨烤”,翻译成英文为“In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李郢(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五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后历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大顺二年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高崇文从事。武宗时,召为礼部郎中。宣宗大中、懿宗咸通间,屡迁检校吏部尚书、左散骑常侍。诗作数量颇多,题材广泛,尤长七绝,代表作有《秦女吟》《巫山高》等。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黑雨连三日,黄流迸一川。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