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这首诗是蔡九逵送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野色岩霏上翠裾,皇恩犹贲及郊墟。 野色:野外的景色。岩霏:山间的雾气。上翠裾:指山间景色美丽,如同女子的衣裳一样。皇恩:皇帝的恩泽。犹贲:仍然给予。贲:赋予、给予的意思。郊墟:郊外的原野或村庄。 旧嫌樊子学为圃,近识庄生乐在鱼。 樊子:樊姬,春秋时期楚国人。她以种菜为业,被称为“樊姬种菜”。圃:花园、菜园
诗句:清溪一曲浸山根,溪上人家两两分。 译文: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脚下流过,溪边散布着几户人家,他们相隔一段距离,彼此相对而居。 注释:清溪,即清溪小河,位于王鏊的家乡附近,为家乡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美丽。浸,意为“浸没”或“流经”。山根,指的是河流发源地附近的山体。两两分,形容溪边的人家间隔开,彼此相对。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清溪和小河的自然景观,以及溪边人家的布局,勾勒出一幅宁静
【注释】 黄墅沈氏:地名。 茅堂:草屋,指诗人的居所。宛(wǎn)在:仿佛。碧山腰:青翠的山腰间。 梁作虹蜺应可渡:桥上飞檐像彩虹一样高挂,好像可以渡过洞庭。梁:指桥上的飞檐。 水如衣带却成遥:湖水像衣带一样细长,但却遥不可及。 苹末:浮萍的叶子。 扶春:扶持、吹拂春天。 休文:晋代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他曾经有“荡涤尘滓,而遗物累,濯除尘缨,而流芳表”之语,这里用来比喻酒。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访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友人居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楼台叠叠路重重,家住横山第几峰”,描述了诗人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远处的楼台层层叠叠,如同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旅途的艰辛和挑战的感受。 第二句“半壑夕阳垂橘柚,五湖烟水浸芙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美景。夕阳斜照在山谷中
【注释】 1. 己巳五月:己巳年五月。己巳,属干支纪年法的地支之一。 2. 三首:指诗作数量。 3. 东归三首:诗人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离开朝廷后所写的一组诗。这组诗共三首,每首都以“东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莫把功名更问天:不要再去询问天命是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功名。 5. 一朝阙下赋归田:突然有一天,皇帝下令将我召回朝廷,让我回到京城担任官职。 6.
【注释】 宿尧峰寺:夜宿尧峰寺。尧峰:山峰名。 自在诸天上,半醉来登不用扶:意谓自己已如天人般自由自在,无须扶持,故来此登山。 思入湖天同浩荡:意谓想到湖水广阔无边,与天地相连,心情也变得浩荡无垠。 望穷云树转模糊:意谓远望天空中云和树木逐渐变得朦胧不清,仿佛在云雾缭绕之中。 五更客梦侵云冷,一片禅心对月孤:意谓夜深时,客旅之人的梦境被寒冷的月光所侵扰,一片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自是世缘犹未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林屋洞时的所感。 蓬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境。 有路那能到:意谓神仙之居,凡人难及。 林屋:即林屋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 无扃(jiōng):没有门。 宝笈(jí)石函:古代藏书的木匣,用石头制成的匣子。 金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玉柱:指神仙的法杖。 黯黮(diǎn nǐ)浑无地:意谓仙人居处,不见其形。 砰(pēn)鍧(xióng):形容声音巨大。 隔凡
【注释】 己巳:即嘉靖四十三年(1564),作者时年五十岁。东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晋代谢安隐居于此。 十年:指自万历十二年(1584)以来至此时已十年。波浪与尘埃:比喻政治上的坎坷和挫折。 头颅今日已如许,勋业古人安在哉:意思是说,自己如今已到了垂暮之年,功名事业已经没有希望了。 沧海:大海。巨帆:大船的帆。晴望济:指乘船渡海。济,渡也。 长途疲马:指远行的疲惫马匹。早思回
【注释】 己巳: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诗人自江宁(今南京)被贬谪至岭南。三首:即《东归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浮世:尘世。纷纷:纷扰的样子。总未真:始终没有真正地实现。谁者是闲人:谁是真正的闲适之人。黄扉:黄色的门。紫阁:紫色的宫阙。辞三事:辞去朝廷中的事情。白石清泉:指隐居之所。作四邻:作为邻居。 得失:得与失,指荣辱得失。往时:过去的时光。俱:都。属梦:属于做梦的时候。 皋夔
【注释】 ①偶成:偶然写成的。 ②懒云:指天空中漂浮的云层。意:无意;不思。复为霖:再降甘霖,即降雨。霖:雨。 ③冥阴:阴暗的天空。 ④去昼:昨夜。 ⑤济时:拯救时世。 ⑥苏门啸:指晋人孙登在山中的啸咏之声。啸:长啸,吟咏。 ⑦梁甫吟:指诸葛亮在《梁甫吟》中抒发的忧国忧民之志。梁甫:地名。 ⑧若问先生何处住:若有人问你,你的家在何处? ⑨湖光渺渺:湖水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树深深:树木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