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
荷花池 绿水映红莲,莲叶何田田。 身在众香国,沉醉复高眠。 注释: - 绿水映红莲:绿色的水面映照着红色的莲花,形容荷花池中的景色美丽。 - 莲叶何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田田是形容荷叶茂密、整齐的样子。 - 身在众香国:身处一个充满香气的国家,形容周围环境充满了荷花的香气。 - 沉醉复高眠:陶醉于美景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进入了高眠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池画面
【注释】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于菟,山野里的老虎或黄鼠狼。 其五:这是第一首诗的第五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写的诗,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首句“仆夫顾且惊”,意思是说,仆人看到老虎(于菟)而害怕得发抖(于菟啼林薮),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达出老虎的威猛。 第二句“乃是巉岩傍”,意思是说,老虎就在陡峭的山岩旁边,这里的“巉岩”指的是陡峻险恶的山岩
注释:宝鸭双双引使车,都梁旖旎散郊墟。 腐儒低首还私忆,走马红尘三月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即事七绝诗组中的第三首。全诗以“宝鸭”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我们来看第一句:“宝鸭双双引使车,都梁旖旎散郊墟。”这里的“宝鸭”,指的是古代皇家使用的装饰品,通常由珍贵的材料制成,具有很高的地位象征。而“双双引使车”
【注释】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在卫辉郊外的乡间小路上,有茅屋犬卧人旁,麦田里有乌鸦啼叫牛背上。倘逢种柳先生,仆人停车稍等片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用简练的笔调,把一幅农村风光画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一句“茆屋犬卧人边”,写诗人来到一个茅屋旁边,看见狗儿在屋旁卧着,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边”指茅屋旁边。第二句“麦陇鸦啼牛背”,写诗人看到在麦田边上有只乌鸦啼叫在牛背上
【译文】 水鸟在洲渚间嬉戏,鸥鸟在沙岸上低吟;菜畦里麦垄之间,绿意葱茏生机盎然。藤萝也懂得人意,垂蔓争抢着去挂前边的旌旗。 【注释】 渚:水中小块陆地。啛唼(shà xiá):水鸟鸣声。薫(zhōu):水草。 薫:水草。 㬥(cháng):《尔雅》:“苕苕,苕草。”《尔雅疏证》:“苕,今之野豌豆也。”即豌豆苗。 㭾(yè):一种蔓生植物。这里指蔓菁。一说为“蘹”(wěi)。 𪾢(fān)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一般要指出诗句在内容上的含意,或在结构上的作用,或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同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来分析,还要注意诗句中重要的字词的含义,这往往成为考生赏析的一个难点。本题要注意“铜雀台”“台前柳”等关键词语。 【答案】 第一句写铜雀台历经几春,第二句写歌扇化为尘土,第三句写台前的杨柳依然挺立着
黄粱梦戏题 其二 贫穷辄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赚人妄想无休,谁道枕堪窒欲。 注释:每当贫穷时总羡慕官场生活,希望成为将相之尊追求仙途。让人产生无尽的幻想,但谁说枕头能阻止欲望?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对“黄粱”的比喻,表达了人生如梦,富贵荣华都是过眼烟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才能真正实现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分析。“报谒”是诗人自谦其诗的用典。“杜门闲七日”,杜门是闭门,闲是闲暇,七日即七天,这七个字连起来就是闭门闲居了七天。杜门闲居七天,诗人并没有闲下来无所事事。相反,他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颓然忘身世”,在闭门闲居的日子里,他忘记了自己是个诗人
偶缘谏猎动天阍,万里南迁亦主恩。 一壑岂能安薜荔,五云长自忆兰荪。 注释翻译: - 偶缘谏猎:偶然因为进谏狩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 - 动天阍:惊动了天宫的门扉(指皇帝)。 - 万里南迁:被贬到遥远的南方(闽地)。 - 主恩:受到皇帝的恩惠或赏识。 - 一壑岂能:怎么可能在山中隐居(比喻不可能有清静之地)。 - 安薜荔:种植薜荔。 - 五云:天上云彩。 - 长自忆兰荪:常常怀念兰荪(一种香草)。
【注释】 三日行山中:三天在山上游览。行:行走。 眼底青山爱颇真:眼前这青山多么真实可爱。 何妨日日对嶙峋:为何不能每天都面对这山的奇形怪状呢! 今朝卷幔无山色:今天卷起窗帘看不到山的颜色。 惆怅还如别故人:惆怅之情如同离别旧友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三日”为限,在山水间游历,从开始到结束,他的情感也由喜转愁,从乐而悲。全诗语言朴实,但情真意切,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