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
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注释】
三日行山中:三天在山上游览。行:行走。
眼底青山爱颇真:眼前这青山多么真实可爱。
何妨日日对嶙峋:为何不能每天都面对这山的奇形怪状呢!
今朝卷幔无山色:今天卷起窗帘看不到山的颜色。
惆怅还如别故人:惆怅之情如同离别旧友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三日”为限,在山水间游历,从开始到结束,他的情感也由喜转愁,从乐而悲。全诗语言朴实,但情真意切,富有真情实感。
首联写初入山时所见之景。开头两句即说“三日行山中”,表明了诗人在山中的游踪。接着用一“爱”字写出了对这青山的喜爱。“眼底”、“何妨”、“嶙峋”三语,都表现了诗人对青山的热爱。“何妨”,“何须”,意思是说“为什么不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的精神。“日日对嶙峋”,说明诗人在游山过程中,对那山的奇特形态是百看不厌的,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颔联接合上文内容,进一步抒写了对“日日对嶙峋”的感受。“今朝”,指今天,点明时间。“卷幔”,“卷起窗帘”,这里借代为远眺、眺望。“无山色”,是说看不见青山的景色。“惆怅”,因某种原因心情郁闷,感到不快。“还如”,还是。“故人”,老朋友。这句的意思是:今天卷起帘子远眺却看不到青山的景色,心中惆怅之情,就如同与老友分别一样。
尾联写诗人在游览结束后的情感。“惆怅”二字承颈联而来,是说诗人看到山中没有往日的景象,内心感到十分惆怅,就像与老朋友分别一样。“还如”,还是。诗人在游山过程中,心情一直很愉快,然而现在却感到十分惆怅,这种巨大的反差,使诗人不禁发出了内心的感叹。